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低速电动车:先确立市场主体 后制定行业标准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4-09-22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低速电动车不是“老年代步车”、“扰乱秩序的垃圾车”,而是真正能够解决国民需求的新能源车型。从现实意义上说,低速电动车极高的性价比,是解决三四线城市居民出行的最佳交通选择,而从更加宏观的国家层面出发,低速电动车也是解决国家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剂良方”。从目前市场情况看,低速电动车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统计,今年前6个月,山东省低速电动车联盟内企业产销量已超过8万辆。不难看出,低速电动车已经被市场接纳,但国家层面对低速电动车的安全性存在着质疑,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低速电动车使用乱象,恰恰是由于标准缺失才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尽快完善相关标准是当务之急。那么,这一标准该如何制定?笔者认为,标准的制定要从国民性角度思考,应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利益吻合,切实保障广大老百姓的“路权”。

目前,很多反对低速电动车的声音都是来自代表主流汽车厂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目标是要将中国的电动车高端化,这种现象的背后漠视了中国最基本的使用和生产国情。毕竟,高端电动车的性质,决定了其只能是作为富人的玩具,而要满足普通居民的出行需求,只能依靠高性价比的低速电动车。原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局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亚太电动车协会执行委员周鹤良就曾表示,大款富豪可以住别墅,但是大多数老百姓住不起,只能住保障房、廉租房。因此,小到每个城市,大到整个社会,老百姓都有不同需求,市场有责任给予满足。因此,笔者认为,标准的制定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富人、大城市居民,而要考虑到更广大基层民众的诉求,必须要“接地气”,让中国真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就曾表示,政策需要紧跟市场发展现状,中国的低速电动车标准制定刻不容缓,尽管还有很多缺点,但市场已经将低速电动车接纳,政府应该因势利导,让政策跟着市场走。在产业标准化上应该遵循市场需求,从市场现实出发,将消费者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是低速电动车标准制定的必要原则。

参考国外经验来看,欧、美、日这些发达汽车国家和地区,在政策法规的保障下,低速电动车非但没有影响整体的交通环境,反而提高了民众的生活品质,得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国外能畅行的产品,在国内为什么面临那么大的制约和质疑?事实上,目前对低速电动车的诟病,主要在于缺乏管理,并不在于产品以及购买者本身。如果国家能够明确低速电动车的使用范围、技术标准、交通管理等内容,低速电动车非但不会成为有些人眼中的“马路杀手”,反而会成为广大民众出行的“最佳选择”。

此前,不少专家就曾呼吁,中国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就应该从低速电动车入手,产业和交通管理部门应放开对低速电动汽车的限制。此举不但能够整治行业和交通乱象,同时也能让普通消费者切实享受到新能源车所带来的便捷。

一个产业发展健康与否,顶层设计很重要,低速电动车标准出台的同时,也要对企业准入标准和产品准入标准进行设定。企业的准入标准必须具备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全链条的能力,这是制造高品质低速电动车的必要条件。而产品的准入原则,就要从技术角度入手,特别是对于电动车最为核心的三电技术的掌握和使用,以及是否具备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等。综合来看,如果不符合这两大标准,就不能取得准入资格。

低速电动车产业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山东省已经建立并实施了低速电动车标准,可以根据这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先地方后国家,全面制定低速电动车的行业发展标准,让国家和普通大众都成为这一产业振兴的受益者。

分享到:

关键字:低速电动车 标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