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致力技术创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洛阳市政府 发布时间:2014-10-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动力电池。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布局,致力于持续提高大容量锂电池的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全力打造“技术领先,质量可靠,用户满意”的全球锂电池金牌供应商。

 

做技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国内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领域,中航锂电被誉为“国家队”。在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域,中航锂电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去年7月,由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和厦门大学联合研发的国家863计划——“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用功能隔膜的技术开发”项目试验成功,在国内引起轰动,目前,其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该产品将大量应用于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数码产品用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极大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状况。

 

技术创新为中航锂电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原材料突破上,该公司探索使用三元材料,其动力电池的性能将比原磷酸铁锂材料提高50%。目前,该公司三元材料电池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项目达产后,有望引领我国电动汽车的改造升级。

 

中航锂电总经理王崇岭介绍,中航锂电建成了省级“大容量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容量锂电池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备国内领先的锂离子实验及验证能力;先后承担6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代表了当前国内动力电池研发领域的最高水平;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的电池关键共性技术项目,有4项由中航锂电完成;累计申请各类专利200余项,是行业标准的核心起草单位……

 

做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东风、宇通、金龙……目前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合作的企业有20多家。2013年,在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电动车型中,装配中航锂电产品的车型总数排名第一。

 

美国、英国、韩国……中航锂电品牌知名度享誉全球,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2013年,中航锂电锂离子动力电池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

 

两个第一的取得,绝非偶然。

 

中航锂电注重市场开发,建立起一支一流的科研、生产、营销团队,企业的品牌知名度逐年提升。目前,该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辆、轨道交通、电力储能、通信基站等领域,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8家锂动力电池企业之一,获得行业权威机构颁发的“年度优秀动力电池供应商”等奖项。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持续加重的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这都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王崇岭说,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出现井喷,明年需求量有望持续上升。中航锂电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领先的技术、优质的产品作支撑,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做管理,形成企业自身管理特色

 

今年29岁的潘芳芳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博士生,2011年毕业后应聘到中航锂电,目前已成为该公司科技部的骨干,并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项目。

 

“以前我对国有企业的印象就是死板呆滞,但到这里发现管理制度完善、用人机制灵活,每天工作都充满活力。”潘芳芳说。

 

在选人用人方面,中航锂电持续优化薪酬、绩效、岗位评定管理体系,秉持“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升降看业绩”的用人理念。目前,该公司已引进博士13名,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200余名。

 

在制度管理方面,2012年,中航锂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概念,将原有的产品质量、员工健康、企业保密、财务、管理等9大体系梳理为1个综合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位于高新区的中航锂电(洛阳)产业园,目前已建成18栋建筑。该项目规划用地525亩,总投资36亿元,对于促进我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该项目后期资金将保证有序投入。预计到2016年,中航锂电(洛阳)产业园将形成年产锂离子动力电池12亿安时、电池应用系统35万套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化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分享到:

关键字:中航锂电 电池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