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青海电力推进无电地区通电工程 点亮高原明灯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09-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8月27日,在青海省海拔4100米的老虎山上,强烈的紫外线肆无忌惮地直射在施工队队长李生茂黝黑的脸颊上。不远处陡峭的沟壑间,7名施工人员正在用力抱住700公斤重的水泥杆,另外8名施工人员双手牢牢抓着绑杆的绳子。尽管如此,15名施工人员还是被重重的电杆拖拽滑行,一路小跑走着这段下山的路。

距离老虎山大约200公里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多松乡多松村,施工队队长杨生军带着20名施工人员在这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已经奋战了50多天。村子里39岁的宫保昂智每天早起都会在门口向东张望,摸着自家门口矗立着的电线杆默默在心里算着通电的日子。

这两个通电项目是青海省无电地区电力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类似于这样的无电地区通电建设项目正在青海的偏远地区遍地开花,频频传来“好声音”。

给高原点亮一盏明灯

8月12日午后,汽车从县城出发,在牧场中间的小路上颠簸了近2个小时,来到了一座低矮的房子前———这就是宫保昂智的家。

房子后面两块破旧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在新栽的电杆旁边。而这个太阳能板只能提供照明用电,阴天下雨时就不行了,宫保昂智现在盼着赶紧通电。

“我们不懂汉语,在这个山沟沟里连电视也看不上。通了电了,我们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村的牧民宗巴充满期望地说。

憨厚的宗巴有个13岁的儿子,那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希望。儿子上六年级,成绩很优秀。“等拉了电,就给点上一盏明灯,儿子晚上可以多学文化知识,将来就不用过着与牛羊为伴的生活了!”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营销部负责人介绍,在青海电网供电区域内,像宫保昂智家这样的无电户共有1.27万户,无电人口约为5.05万人。按照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至2014年基本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的目标,今年年底,青海电力将全面建成大电网延伸下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解决青海省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届时,青海省将全面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

高海拔施工志更艰

今年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对于青海电力来说,是场任务艰巨的攻坚战。青海省地广人稀,游牧民迁徙、搬迁等不确定因素多,新的无电人口不断形成。这些无电人口基本上分布在总面积达69.6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97%的藏区。而这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线路穿越高山大岭和高寒缺氧区,施工条件艰苦,年有效施工期只有短短5个月。

以海南州老虎山的老虎村为例,如同地名一样,这里地形险峻,群山环绕,最高山体坡度达到60度,施工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虽然县城到海拔4100多米的老虎村共70多公里,但一个来回却要走4个多小时。为了不影响工期,全体施工人员将帐篷扎在了山上。老虎村施工队队长李生茂告诉笔者,老虎村车进不去,也没有牲畜,运杆工作主要靠人力。为尽早完成工程,施工人员吃住在现场,充分利用夏季施工的黄金时期,每天作业13个小时。

目前,老虎村施工点已经完成了780根电杆的运送工作,372根电杆已经高高地伫立在草原上方。

高质量建设民心工程

“再挖深一点!”8月9日,在卓玛措家的大门外,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施工队队长段金邦扯着嗓子,指挥着一台小型挖掘机在挖基础坑。

看着电杆立到了家门口,卓玛措非常激动,有了源源不断的电,终于可以过城里人一样的日子了。

无电地区通电工程是民心工程,规范工程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青海电力将农网优质工程创建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

由于工程建设周期短、建设任务繁重、工程管理难度大,青海电力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作机制,以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安全质量体系与覆盖工程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考核体系。

据了解,截至8月31日,2014年无电地区建设工程157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已完工27项,总体工程进度完成81%。预计所有项目将于10月20日前全部竣工。

分享到:

关键字:青海电力 无电地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