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汽车狂人”李书福该不该退居幕后?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汽车之家说客 发布时间:2014-08-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印象中李书福最后一次成为话题人物,是在09年底吉利成功收购VOLVO那段时间。整合沃尔沃后,2012年,吉利以233亿多美元收入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此时,距李书福在一片质疑声中砸锅卖铁开始造车,堪堪过去了15年。李书福“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的恳求言尤在耳,转眼轻舟已过万重山。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汽车狂人”折服了一个时代。此后,李书福似乎渐渐淡出公众和媒体视线,交出了接力棒。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销售15.9万辆,同比下滑32.5%,形势严峻。4月,吉利在北京车展发布了新的品牌战略,从多品牌作战的泥潭中回归一个吉利。7月,新帝豪低价高调上市,意图扭转颓势,再续EC7辉煌。吉利的营销已全面进入孙晓东时代。借助孙晓东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艰难而有序得得转型。

孙晓东在业内的知名度毋庸质疑,作为媒体宠儿,无疑将对吉利的品牌形象建设和曝光度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孙晓东做为职业经理人,在消费者中恐怕缺少一些精神感召力。而李书福在前线的淡出,不能不说是吉利的一大损失。

汽车市场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自主品牌也都纷纷调整产品战略,实现品牌升级,这个过程中,能否打造牢固清晰的品牌形象,引起消费者情感层面的共鸣是决胜的关键。

自主品牌的主要客户群,主要是那些三四线城市小康家庭和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购买力不强,处在事业上升期,渴望成功,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和精神追求,和李书福的个人奋斗史、吉利的成长史是高度吻合的,吉利汽车的品牌内涵,一定要从自身历史中去挖掘灵感和财富,而李书福,无疑是最大的闪光点和标志。因此,在此自主品牌希求突围的关键时刻,“狂人精神”,“狂人语录”不仅不能消失,反而要更发扬光大,深入人心,李书福作为吉利乃至自主品牌的精神领袖,为企业和行业发展振臂高呼的身影,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其价值,堪比乔布斯之于苹果,柳传志之于联想,马云之于阿里巴巴。

VOLVO的收购案已过去快5年,它所带来的晕轮效应在逐渐衰减,孙晓东上任后,吉利梳理产品线,进行品质升级,重新整饬渠道,在低谷中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只要品牌定位得当,我个人看好吉利的潜力和后劲。在此借用李书福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这个社会最可怕的就是没有欲望,没有个性。这是一个进步的社会,发展的国家,允许人们有个性和不断提高欲望,不断有自己新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如果我不张扬,我没有个性,我不知道吉利集团今天会怎样。”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