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光热发电时来运转 多家上市公司提前布局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4-08-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早在两年前太阳能行业“十二五”规划出台伊始,市场对于光热发电潜在的商业前景就做过充分展望。据中信证券研究报告分析,按照“十二五”规划拟定的到2015年和2020年光热发电装机分别达1吉瓦和3吉瓦的目标数字,以当前国内光热发电3万元/千瓦的综合投资成本进行测算,“十二五”末1吉瓦的装机规模将创造300亿元的市场空间,而到2020年这一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的级别。

根据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我国太阳能热发电装机潜力约为16000吉瓦。这意味着光热发电产业真正大规模发展后的市场潜在空间将突破万亿元以上。

刘晓冰介绍,国内光热发电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到目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也决定了未来可观的市场蛋糕,在“烹饪”过程中,产业各个环节“成熟”的节奏各不相同,市场释放节奏的快慢也有差别。

据权威光热市场研究机构CSP PLAZA统计,中国国内当前已经有所推进的重点商业化光热发电项目近25个,总装机近1600兆瓦。由于兆瓦级的光热电站初始投资动辄以亿元计,众多民营资本望而却步,上述25个示范项目多数被传统五大电力所囊括。

但仍有一些资金量充裕的民企进入其中,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标杆。例如上述获得国家第一个核准上网电价的青海德令哈50兆瓦项目,其项目开发商便为杭州中控集团子公司。该项目一期10兆瓦电站已经并网发电,并成为国内首个并网发电的光热电站。业内普遍预计,一旦上述1.2元/度上网电价正式核定,该项目将随着后期装机规模扩大,而成为国内首个成功商业化运行的标志性项目。

一些上市公司也已提早布局光热发电的浩瀚商海之中。近期备受关注的中小板公司首航节能,其依托于中科院电工所专家研发的技术,早在2012年8月就斥巨资设立子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热电站EPC总承包。去年9月,首航节能全资子公司敦煌首航节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获得甘肃省发改委复函,同意由该公司开展敦煌1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按照业内预计,该项目有望被纳入国家发改委后续1吉瓦示范电站阵营,获得国家核定的示范上网电价。

兴业证券研究员分析称,在国家电价补贴下,上述示范项目前期巨额初始投资给开发商带来的资金压力将得到缓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前期示范项目运行积累的技术储备和项目运行经验,将为这些公司未来在千亿元甚至万亿元的光热发电市场蓝海遨游时积蓄超越其他同行的长期优势地位。

该研究员表示,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任何新兴产业从起步到成熟,其上游的制造业必定也将率先崛起。这一点在风电、光伏等行业已有验证,未来的光热发电也不例外。

根据兴业证券整理统计,目前的A股市场上,进入光热发电制造业领域的上市公司不下5家,主要涉及上游光热发电主要设备包括采光镜、集热管和导热介质等的制造。例如,杭锅股份早在几年前便向杭州中控太阳能增资5000万元获得20%股份,而随着杭州中控太阳能热发电项目获得1.2元/度的上网电价,项目商业化运作后的收益必将被杭锅股份分得。航空动力和三花股份也均在碟式太阳能热发电关键装置领域耕耘数年。而金晶科技则在2003年通过与美国PPG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的方式,涉足光热发电的基础部件超白玻璃的生产领域。

原标题:光热发电未来市场将达千亿 多上市公司提前布局

责任编辑:周晓晴

分享到:

关键字:光热发电 光热电站 电价补贴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