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车必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这一点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但是历史又总是在不断的提醒着我们,新事物在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必定不会是一帆风顺,旧事物在终结时还会爆发出一次巨大的反作用力阻碍新事物的发展。恰巧,这个时代正好就是新能源动力逐步开始展露头角的时代。同时这个时代也是传统动力系统发展到最巅峰的时代,对决的双方都是当下高技术的集大成者,技术的碰撞必然带来创新的火花,成就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来扶持新能源动力的发展就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7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决定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围绕推进简政放权,通过相关法律修正案草案和行政法规修改决定。对于汽车业而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对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决定无疑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利好。会议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公布车型目录。让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为可持续发展增添能量。
国务院对于新能源车减免购置税这一举措将成为促进新能源车发展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原因有三。
第一,国务院的决议第一次明确了新能源车的范围,在此之前,新能源车的推广基本都局限于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和管理办法。比如今年北京市政府出台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以及《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产品目录》。基于地方性法规出台的新能源车推广政策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在地方性保护主义的思维下对新能源车定义不明确的情况,就比如北京市的新能源车管理办法中就把新能源车定义在了纯电动车这一极小的范围内。而上海市的《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实施暂行办法》又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归为可推广的新能源车范围。众多归类不一的地方性法规难以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构成积极的促进意义。而此次国务院决议第一次从国家层面上定义了新能源车的范围包括了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车三种。这也就使得新能源车的发展变得有章可循。
第二,国务院的决议拓展了新能源车的范围,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提供了宽松和积极的生存空间。一般意义上来讲,汽车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过渡必将出现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动力以及最终的燃料电池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中电动机的功能从最开始的辅助用途逐步成为替代动力,在燃料的供给方面,四个阶段逐步减少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最终通过燃料电池的形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决议中规定的纯电动、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涵盖了四部发展阶段中最重要的三步,当然也包括了除普通混合动力车型之外的所有新能源车型。
从技术层面来分析,把普通混合动力车型排除在免税行列之外对于行业的发展而言也是有极大的推进意义的。在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研制中,限制整套系统性能最大的瓶颈之一就是电源管理。而普通的混合动力系统自1997年正式量产以来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门槛相对较低,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因为加入了插电充电的功能使得电源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成为一个不是那么容易越过的门槛,但是一旦越过这个门槛,接下来的纯电动车研发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所以这样一个现在看似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实际上会刺激企业对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力度。
对于包括在免税政策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种新能源动力,决议的制定无疑从国家层面上给予了这三种新能源车辆相对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为宽松的政策条件,实现了从大的层面对新能源动力发展进行引导,但是不对细节进行过多的干涉,鼓励创新,以市场为主导促进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务院决议的引导下,新能源车辆将会按照发展规律逐步实现由插电式混合动力到燃料电池的转型。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层面上出现百花齐放的效果。
第三,国务院的决议将促进新能源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文章刚开始就说过,旧事物的即将消亡往往都伴随着一次巨大的迸发,这一次的迸发将成为新事物的反作用力存在。而新能源车市场迟迟不能打开的局面和传统内燃机技术的巅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个时代下襁褓之中的新能源车受困于产业的发展成本一直以来居高不下,由此也就导致售价居高不下。相比之下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则可以再相同的价格下提供更加舒适和宽敞的空间。而随着新能源车免除购置税政策的实施,消费者购买一辆新能源车辆的成本将会降低,这样势必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有了市场自然也就会刺激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热情。所以国务院给出的这个重大利好从表面上看是给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实际上则是通过调动市场活力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欢迎,为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我们都知道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现在的基础条件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显然要更加具有推广意义。对于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而言,基础设施建设的欠缺是制约这两种新能源车辆发展的瓶颈,而纯电动车还因为充电时间的问题只能够满足在特定环境下的短距离移动。很显然,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两种车不具有实用价值。与之相对应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可以依赖于现有的基础设施加油站实现长距离的移动和快速的补充燃料。有条件的消费者自然也可以通过电源充电实现完全零排放的环保出行。从产业方面来说,汽车企业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能够降低一大部分基础设施的推广费用,也就会拥有更大的热情去投入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是新能源车取代传统内燃机车过程中的重要过渡,正是因为有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加入,国务院的免税决议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乏新能源革命的气息,先是有特斯拉高调宣布将开放其所有的电动车专利权,后来又有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签署中德统一电动车接口的协议,再到今天国家推出刺激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举措。新能源车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内汽车发展的重要利润支撑,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车还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使用成本、公众认知度等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免除车辆购置税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车成本。从政府的态度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会有刺激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推出,带动新能源车的进一步推广。
有政策的支持,那么自主汽车产业又将如何面对新能源时代?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时代的到来让全球的汽车企业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一次的发力很有可能成为自主品牌突围的一次良机,掌握新能源动力的核心技术将成为角逐市场的重中之重。除了刺激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动力的研发之外,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当得到更多的支持。在高能量密度电池领域、电源管理领域占据制高点,这样的话即使我们的自主品牌发展到最后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但是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在新能源产业中的核心地位赚取新能源汽车的绝大部分利润。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了核心技术的支持又何愁自主品牌没有生存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