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以盐水驱动、时速达350公里的4座跑车面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重庆晚报 发布时间:2014-09-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它能干掉特斯拉吗?

说车之前,先说说这款车的老板Nunzio La Ve

cchia。据称,他是亿万富翁、歌手、技术专家、汽车狂人,就像特斯拉的缔造者马斯克一样难定义。外媒评价他的长相是瑞士版猫王,怎一个帅字了得!

这个49岁的瑞士人,身世成谜。他1965年出生在瑞士北部的布鲁格,祖上是意大利移民。此人多金,具体有多少钱,没人知道。包括瑞士前300富豪排行榜上也没有他的名字。大家表面上能看到的,只是富翁们常见的生活状态———拥有数家公司、数栋别墅、开经典的Pilatus PC-7 MK II飞机,还开玛莎拉蒂赛个车。

他还是个物理学家,起码说他自己是。1991年起,他就开始研究新能源技术。2003年,他又将研究兴趣转向了汽车设计。他自称拥有博士头衔,不过也从来不告诉别人他这学位是哪所大学授予的。在公司的官网写道:Nunzio是自学成才,拥有60多项专利。他还出了两张音乐专辑。

近来,关于特斯拉的新闻已让大家目不暇接。不过,下面要说的这款车,拉风又环保。据外媒昨日报道,列支敦士登一家能源公司最近研制出以盐水驱动、时速达350公里的4座跑车。NanoFlowcell AG公司曾于3月份在2014年日内瓦车展上首次展出Quant e-Sportlimousine,现已获批上路。

电池 容量是锂电池5~6倍

2013年底,Quant e-Sportlimousine的老板、技术总监Nunzio La Vecchia在列支敦士登成立了公司NanoFlowcell AG。几个月后,就在2014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拿出了Quant e-Sportlimousine。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辆车使用的液流电池技术。液流电池是一种可重复充电电池,在电池内部,带有相反电荷的电解液进行离子交换。这台车上的流动电池动力系统囊括了电气化学蓄电单元以及燃料电池组,流动的电解液被放置在两个电箱中,并在电池组之间循环,而动力系统的核心部分,被一道隔膜分成两个电解单元,但可以允许电流通过,并产生动能提供动力。

这款车使用的液流电池的电能容量是传统液流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的5~6倍,特别适合于汽车使用。据测算,在将两个各200L的燃料箱加满之后,Quant e-Sportlimousine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0公里。另外,液流电池也不会因为长时间储存而发生电能流失,这一点是锂离子电池难以实现的。

盐水 此盐水非彼盐水

上面提到,这款车需要使用电解液发电。那么这电解液到底是什么呢?在公司官方宣传片中,给了大家一个无比简单的答案,两个字:盐水。

不过大家也不要误会,此盐水非彼盐水。Nunzio La Vecchia说,所谓的盐水其实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里边包含数种金属盐以及其他一些成分。不过,这电解液的配方具体是什么,Nunzio La Vecchia并没有透露。不过他表示,电解液中没有任何对环境有害的成分,同时,整个能源系统也不依赖任何稀有或高价的金属材料。

量产 或许还要等些日子

日前,德国技术监督协会批准Quant e-Sportlimousine上路实测,这就意味着这个车型可在德国和欧洲的公路上行驶了。虽然已开始实测,Nunzio La Vecchia并没有设定出具体的量产时点。他表示,制造这款车首要的目的,是要发展并测试液流电池能源系统。目前,他已经找到了博世(Bosch)作为合作伙伴,相信不久之后,液流电池车将变得更加成熟。

推广有三难题

虽然从本质上来讲,液流电池车也是电动车的一种。电动车在环保上的功效,它也可以实现。不过,这种车却解决了困扰目前电动车的最大问题———充电时间过长。对于液流电池车,充电,只需要更换电解液即可。

以特斯拉为例,即便使用超级充电桩,完全充电时间也需要数十分钟到一两个小时。而液流电池车,更换电解液的时间,与给燃油车加油并没有多大的差距。再加上其本身高达600公里的续航里程,从方便性这个意义上来讲,液流电池车与燃油车可谓毫无差距。不过,盐水车普遍推广有三大难点。

建换液站,难!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新能源车的推广,依然以纯电动、混动以及氢燃料电池等为主。在能源补充设施的布局上,各国的着力点自然也是这些。作为一个新鲜产物,如何建设换液站,会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关。

专利公开,难!

作为最新技术,NanoFLOWCELL使用的电解液配方,很难被公开。这并不是说Nunzio La Vecchia没有马斯克那种互联网精神。只是说,作为高效的储能技术,除了汽车领域,NanoFLOWCELL未来或许也能被航空航天等精尖产业所利用。这里边恐怕将涉及极为复杂的技术垄断、国家安全等问题。

价格高昂,难!

据了解,目前的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30%。电解液的高价,必然会制约液流电池车在应用中的推广。

整个能源系统的设计方案,或许也受到专利的制约,因此很难直接推广到各大汽车厂商加以应用。在新能源车产业方向越来越明晰的今天,新技术带来的吸引力,恐怕远远不及整个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甜头。在车企流行削减成本,提高收益率的今天,又有几家肯豁得出去,离开越走越顺的道路,将金钱与时间投入在新的方向上呢?

海水能大规模发电吗?

盐水能发电,那海水能大规模发电吗?据了解,海洋能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等,其中,应用范围最广、技术最成熟的为潮汐能发电,波浪能和海流能发电则只有少量示范项目建成。虽然海洋能的发展前景较好,但目前发电成本高昂,一些小型海洋能电站在进行一段时间后因为经济性差就停办了或是废弃了,但技术的进步还是为海水大规模发电带来了希望。

盐水+石墨烯=电能

石墨烯是一种了不起的材料———计算机、太阳能电池涂料、防感染绷带……科学家刚刚发现将含盐水倒进石墨烯中可以发电。

几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如何用新的方法驾驭水电能。目前接受度最高的方法是利用离子溶液的压力差发电。但压力差恰恰不是很容易就能获取的东西,海洋盐压差发电的发电量有限,无法进行大量生产。但将盐溶液倒进石墨烯中却能产生电能,无需压力差。

当盐水灌进石墨烯中,石墨烯中的电荷平衡被破坏。石墨烯从一端释出电子,另一端重吸收电子,盐水通过石墨烯向下流时,石墨烯就产生了贯穿自身的电流。如果你觉得这还没什么,研究人员会告诉你,发电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穿过石墨烯的盐水通过速度。也就是说,盐水通过速度越快,产生电能越多。使用的水越多,发电也越多。如果将石墨烯放置在河流中,能够产生大量电能。

盐水+淡水=渗透能

挪威国营能源公司Statkraft的Stein Erik Skilhagen在研究通过半渗透膜输送水分过程———产生的渗透能的技术。世界各处随时都发生着盐水和淡水渗透现象:当含水量较少的盐水与淡水接触时就能获取这种渗透能,也被称为盐度差能。Skilhagen估计未来渗透能每年将可发电1700万亿千瓦时,约可满足半个欧洲需求。

Skilhagen2009年11月在挪威Tofte河上建成了一部原型机,之前在盐淡水交汇处的半渗透膜每平方米发电不到1瓦。Skilhagen改善了半透膜技术,已将输出提高3倍,但还达不到要求。Skilhagen希望能在明年实现渗透能商业化运用。目前一个瓶颈在于半透膜生产厂商太少,只有德国和美国的少数机构能够提供。渗透能这样发电:

1、盐水在一个小室,淡水在另一个小室;2、通过半透膜,盐水分子将淡水拉了过来,这增强了盐水一方的压力;3、压力增强后,力作用在水上,推动涡轮机;4、旋转的涡轮机产生电能。

分享到:

关键字:石墨烯 盐水 锂电池 跑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