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光伏发电让戈壁无电区牧民看上“世界杯”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14-06-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6月17日下午,离都兰县城30公里外的安固滩上,夏日哈镇果米村藏族牧民祥杰手捧哈达,等待着前来免费给他们发放安装电源设备的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工作人员。从这一天起,像祥杰一样分散居住在柴达木盆地戈壁深处的7000多户牧民家庭,将免费领到一套独立的340瓦户用光伏交直流发电系统,彻底告别“油灯粪火”的无电生活。

为了感谢为他们送来设备的工作人员,祥杰一家人做了精心准备,手抓、西瓜、红牛等各种特色食品和饮料摆了满满一桌。

不足40分钟,设备刚安装完毕,祥杰的大儿子彭毛当周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用不太流利的汉话对我们说:“这是新买的电视,现在有了电,我也可以看比赛了呗!”

彭毛当周所说的比赛,正是时下火热的足球世界杯赛事。前几天,他跑到离家30公里外的县城给手机充电,看到城里的伙伴们都在谈论世界杯,于是,也萌生了看球赛的想法。

彭毛当周在不停地调换电视频道,祥杰的一番话又把我们带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牧民没有电的困难情景当中。他说:“在我小的时候,电是什么我们想都不敢想,小时候家里用的是羊油灯,再后来条件有所好转,有些人家用上了煤油灯、蜡烛等,到了八十年代末人们又开始用上了手电筒等蓄电池产品。早几年前,很多人都买了手机,因为没电,大家要经常去县里找电源给手机充电,有的还靠汽车电瓶来为手机充电。现在,有了免费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照明不用愁了,还可以用冰箱、打酥油机,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无电区”通电工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凝聚着党和政府的拳拳爱心,彰显着项目工程实施单位和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项工程的实施,给广大无电群众生活上带来的改善显而易见。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光伏供电工程的投资建设主体,承担项目涵盖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天峻县、乌兰县及都兰县等5个市县。

中国三峡新能源青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平介绍,为了把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做实做好,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从设备设计、生产招标到发放安装严把产品质量关,并加快筹备建设期,目前,该项目所需光伏组件已经全部到货,6月底前7152套发电系统将全部发放安装完毕,到时可解决超过2万人的用电问题。

随行的都兰县经济和发展改革局局长左洪军告诉记者,柴达木盆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由于无电户居住分散,多居住在戈壁深处,这套直接将太阳的光能变换成电能的光伏电源系统,尤为适合当地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难的问题,主要为用户解决照明、收录机、广播、电视机、打酥油机、小型冰箱等基本生活用电。

生活在德令哈市蓄集乡陶斯图村的牧民科日勒也是这项工程的受益者。6月18日清晨,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他家忙碌开了,有的安装光伏板、有的安装逆变器和蓄电池,不一会,整套设备安装调试完毕。

打开电视机,看到色彩生动的画面,科日勒和老伴儿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我们没花一分钱就能用上电,而且以后还不用交电费,多亏了党和政府,多亏了你们!”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发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