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不要让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少数人的盛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4-05-29 浏览: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过去十年,央企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经历了一轮兴衰交替,在做强做大,甚至做亏之后,如何进一步往前走、突破体制的障碍,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

央企在经历过上世纪最辉煌时代后,开始不断成为舆论指责的对象,被认为借助垄断资源掌握了巨大财富,却没有将这些财富还给百姓,诸如亏损、贪污腐败、政企不分等问题也成为各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封闭的央企在不改变管理方式和股权结构的情况下,谈推进市场化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

面对舆论的多方指责,新一轮国资改革明确提出“管资本”、实行混合所有制,意在通过市场化方式改造央企,唯有如此,央企才有机会突破体制的壁垒。僵硬的国企制度下,企业员工只能进不能出,论资排辈情况严重,引入民资合营后,一旦民资掌握话语权,企业经营上存在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按照市场规则来办。

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破冰于能源行业,中石油、中石化和国家电网率先推出的混合所有制,虽然从本质上来说是现行体制下的国有企业邀标,只能算是过渡性措施,尚不能说是进行市场化的根本改革。但是,这种改革也是一种进步,其意义仍然值得肯定。

混合所有制改革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从民营企业家的角度来说,他们担心自己的资本被国有资本吞噬,在混合所有制里,是否真正能够让民营企业参与到国有企业的先进管理和技术优势之中,还是仅仅像以前的国企上市,成为新一轮的圈钱行动。从国资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则担心,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是否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之成为向特殊群体或权贵资本进行利益输送的一场盛宴。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历经30多年的国企改革,几经反复中的确经历了国有资产流失之痛。

如今,推进混合所有制,按照比例安排,多达30万亿元的国有资产放向市场,如何操作、评估,并实现增值?正如全国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所说,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牟取暴利的机会。这既是对前一轮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提醒和告诫:如果改革成为了少数人牟取私利的机会,这样的改革就无法取得成功。

本世纪以来,国内就不断掀起关于国企改革的争论,然而国企的改革还是绕了很多远路,从根本来说,在于法制市场不健全,导致出现某些权贵以小部分资金掌握大资产的极端案例。并且,很多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出来的央企,带有很重的行业垄断色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成为央企老板的普遍心态。

法制的不健全就无法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也无法培育中国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如果改革仅仅让少数人利益相关者获利,无法提升社会的整体财富,也无助于建设公平的法治经济,那么这个改革就是失败的。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资本参与国企价值创造、共享改革发展红利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分享到:

关键字: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