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智能配电网让客户用好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发布时间:2014-07-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专访国网福建电力运检部主任王永明

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重组业务流程,健全运维体系,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能效管理和用电服务水平,实现配电网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和关键运营指标的提升,满足客户用上电、用好电的需求。

文I本刊记者 乔振祺 通讯员 林丽萍

《国家电网》:厦门配电网建设与运营有什么特点?

王永明:厦门配电网以工程示范成果为基础,以满足企业内外部需求为切入点,通过实施“4231”工程全面提升厦门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即通过深入推进四项管理提升措施(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推广状态检修典型经验,健全配网抢修管控体系,加强不停电作业中心),夯实两大支撑(网架和设备),深化应用三项技术手段(自动化、信息化和互动化),实现一个目标(高供电可靠性)。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以高标准、高起点、高定位为前提,通过“4231”工程,打造“结构完善、技术领先、高效互动、灵活可靠”的海西坚强配电网,实现厦门岛核心区供电可靠率99.999%、全岛供电可靠率99.993%,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国家电网》:从以厦门为代表的一流配电网建设运营的探索与实践中,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王永明:在厦门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配电建设和管理经验。一是借鉴巴黎分区供电理念,并以三角形供电模型构建双环网目标网架,分阶段改造架空线路和性能劣化设备,架空线路联络率和绝缘化率、馈线“N-1”比例、电缆网环网率、节能配电变压器比例、开关无油化率均实现100%,配网装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以客户、问题、务实为导向,实施业扩工程“一岗制”流程变革,实现供电方案勘查制定、图纸审查、中间检查、竣工检验等流程环节以“一岗”替代“多岗”,实现客户方便快捷用电。同时,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重组业务流程,健全运维体系,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能效管理和用电服务水平,实现配电网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和关键运营指标的提升,满足客户用上电、用好电的需求。

《国家电网》:在智能配电网建设方面,国网福建电力开展了哪些工作?

王永明:国网福建电力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推广安装智能电表1000多万只,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率和日均采集成功率均达到85%以上,自动抄表核算率达92.26%,即时发布配变超载信息和低电压信息。推广“电能表智能周转柜”,采用条码扫描、视频监控、多媒体引导等物联网技术,与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计量生产调度平台进行无缝衔接,实现供电所零散及抢修用表存储、领用的全过程管控。推进移动式储能车和车载移动变电站研发及试点应用,针对福建省季节性尖峰负荷频发的特点,开展移动式储能车和车载移动变电站的研发和试点应用,满足短时尖峰负荷和故障应急需要。

试点开展智能园区配电网建设,依托优质电力园区两项国家级科技项目,研究智能园区的供电关键技术,推广使用智能配网新技术。开展福州、厦门和泉州重点城市及高可靠性示范区的建设,建成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核心区配电自动化系统,核心区全面实现配电自动化,逐步提升供电可靠率。优化充换电服务网络规划布局,加快充电设施改造升级,推动“十城千辆”示范工程落地,积极推进公交车充换电站建设及市场化运营。

《国家电网》:建设一流配电网,国网福建电力在规划上秉承着怎样的理念?

王永明:福建配电网在规划上坚持六项基本原则。一是协调发展,将配电网规划纳入电网整体规划,输配电网协调发展;同时纳入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提前预留线路走廊和变电站站址,与城镇化发展相协调。二是适度超前,提高规划设计标准,以负荷需求为基础,供电能力适度超前,提高配电网适应性。三是安全可靠,构建灵活、坚强、可靠的配电网网架,积极采用运行可靠、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配电设备,全面提升配电网技术装备水平,确保供电安全。四是节能环保。遵循全寿命周期管理思路,积极采用小型化、低损耗、环保型、少维护或免维护配电设备和装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配电网。五是标准统一,同类型地区全面采用统一规划技术原则,实现“标准化”、“集约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投资规模效益。六是差异发展,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非均衡性,结合地区配电网现状及发展趋势,遵循差异化发展道路,不同地区分类制定规划技术原则和发展目标。

《国家电网》:福建配电网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是怎样的?

王永明:我们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全面优化配电网网架,完善配电自动化,提升配电通信网络,精益配电网运维,打造“结构完善、技术领先、高效互动、灵活可靠”的现代配电网。

应用主动配电网技术,实现规划运行一体化控制。一是研究应用优质电力和主动配电网技术,通过综合配电单元、有源快速切换和安全合环装置,实现对高可靠性电源的主动寻找、无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的有源快速切换;二是开发应用配电网规划运行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配电网主动控制和优化调节,提高配网运行效率,指导网络规划、建设改造、负荷接入等方案制定,根据典型的配网网架演进过程严格管控网架发展过程。

深化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配电网“可视化”管控。在综合状态监测、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电能质量、通信网络等各类终端全面布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配电网一体化信息全景监测平台的综合展示功能,以及在配电网规划、建设、运维、调控等工作中的应用,同步提升中低压配电网供电能力公示的深度和广度,满足对外公告要求。

分享到:

关键字:智能配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