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山西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已完成155亿千瓦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 发布时间:2014-06-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今年以来,山西能源监管办会同省政府有关部门在2013年成功启动大用户直接交易的基础上,大力推进2014年直接交易工作,先后组织三次交易,共有36家用户和28家发电企业签订154.68亿千瓦时年度直接交易合同,交易电量占全省全社会用电量近8.4%,山西省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强化协同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年初,省政府将直接交易工作列为转型综改试验区重大事项,李小鹏省长要求山西能源监管办、省经信委、省物价及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总结经验,精心谋划2014年年度直接交易工作。在全面分析研判全年发用电形势的基础上,确定年度直接交易规模为150亿千瓦时及以上;严把用户市场准入关,认真落实国家化解落后产能政策,严格审查电解铝能耗指标,禁止能耗不达标的的电解铝用户与发电企业进行直接交易;多次会商研究直接交易组织工作,如期顺利启动。部门之间顺畅的分工协作机制,确保直接交易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为促进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市场监管,首次通报违规操作案例

在推进大用户直接交易过程中,山西能源监管办注重加强市场秩序监管,确保直接交易依规运行。一是牵头组织制定市场规则。下发了交易规则和合同范本,使直接交易有规可依,规范运作;二是加强政策宣贯。注重对交易主体市场意识的培育,通过调研、召开会议等形式引导电力企业积极参与大用户直接按交易。举办电力市场专题培训班,组织电网、发电及用电企业100余名人员就直接交易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培训;三是加强交易过程监管。全程参与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对交易申报、合同签订、安全校核、计量结算以及信息披露等进行全面监管,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四是严肃处理违规问题。针对2户用电企业与不同发电企业重复签订申报单的违规情况,山西能源监管办会同省经信委及时约谈相关企业,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规则调减其交易电量,并发文进行通报,要求其作出书面检查,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加大探索力度,大用户直接交易不断深化

今年大用户直接交易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交易电量规模大。2014年年度直接交易成交电量154.68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工业用电量的10%;二是交易方式多样化。今年大用户直接交易以直接协商交易方式为主,成交电量147.17亿千瓦时,同时首次采用了集中撮合交易的方式,通过电子交易平台成交电量7.51亿千瓦时;三是交易主体数量多。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由去年的7家发电企业和21家用户,扩大到今年的28家发电企业和36家用户,用电企业涉及钢铁、电解铝、机械、化工、医药、高新技术等不同行业;四是提高了用户和发电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直接交易发电企业获取了基数电量外的市场电量,增加了边际利润;用户也通过直接交易达到了降本增效,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改革成效显现,市场配置资源发挥有效作用

大用户直接交易是发电和用户按照自愿参与、自主协商的原则进行的购售电交易,是市场形成电价机制的有益探索,有利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电力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形成了市场化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随着煤价的持续下降,发电企业煤电矛盾趋弱,经营效益得到改善。今年大用户直接交易发电企业的降价幅度为3-4.5分/千瓦时,在当前国家未启动煤电价格联动的情况下,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实现了煤电价格的传导;二是山西南北电厂市场竞争能力差异较大。由于山西南北煤价的差异,南北区域电厂在同一标杆电价下对煤价的承受能力明显不同。从参与直接交易的发电企业看,北部电厂由于煤价优势,在交易价格和交易电量申报方面更具有竞争力;三是北电南送通道受阻严重。北部电厂尽管在煤价方面具有优势,但受制于北电南送通道建设滞后,因电网安全约束限制的交易电量达11.2亿千瓦时,凸显了北部窝电问题的严峻性,需加快电网通道建设。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直接交易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