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常州高新区:光伏产业领衔转型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常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4-05-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常州高新区的建区初衷。

但是,如何发展高科技,如何实现产业化?

常州高新区近年在全市力推产学研合作的大潮中,结合自身优势和产业特点,以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通过高新企业培育、研发机构建设、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等工作,并强化产业研究院、孵化体系、人才高地等建设,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了千亿元。

四大园区营业收入达725.9亿元

高新区正式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后,以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增强了对全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2013年,光伏、创意、生物、动力装备等实现四大园区营业收入725.9亿元,航空产业园已全面启动建设,中国(常州)智能制造科创园正在制订详细规划。光伏产业龙头企业天合光能成为全市首家销售超百亿元的创新型企业,光伏产业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意产业基地荣获国家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连续成功举办十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活动,国家广告产业园挂牌运作。扬子江紫龙药业、北大未名、兴和制药等一批高品质项目相继落户生物产业园。动力装备产业园引进德国蒂森克虏伯发动机系统部件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常林工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投产。

高新技术产业占半壁江山

高新区通过高新企业培育、研发机构建设、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等工作,有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壮大。2013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14.2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0%。

2013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累计达331家,居全省开发区第二位。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提升研发机构建设水平。2013年全区拥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286家,其中天合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国家级重点企业研发平台。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2013年获批开展江苏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示范工作。专利申请10176件,其中发明专利2851件,授权专利4970件,其中发明专利344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72件。

创业载体面积达159.35万平方米

不断推动产业研究院集聚。2013年引进浙江大学常州工业研究院、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基地)等3家重大创新载体,四川大学常州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项目也正加快推进中。

日益完善创业孵化载体。截至2013年底,该区已拥有创业中心、三晶、生物医药等国家级孵化器3家,省级孵化器4家、市级孵化器6家、省级加速器1家、市级加速器3家,创业载体总面积达159.35万平方米。

努力搭建人才高地。2013年,该区引进培育“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项目151个,其中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5名,总数累计达77名(居全市第一、全省开发区第二),建成千人计划(常州)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引育市领军人才创业重点项目41个,占全市59%;创新人才10名,占全市45%。

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地区生产总值2.8%

高新区加强政策和科技投入保障,引导全社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近三年,全区共争取上级科技经费3.9亿元,其中2013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经费1.15万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2013年预计达2.8%。

依托科技镇长团及联想学院江苏分院两个平台,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三年来,共组织产学研专题活动45场,签订合作协议254项,协议金额超6亿元,全区签订超过500万元的产学研合作项目11项,其中,超过1000万元的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占全市的75%。

科技金融服务不断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2013年4月份开始运营,被确认为江苏省首批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新三板”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全面推进,到2013年底,全区已有22家企业与券商签订协议。组织企业获得省风险补偿资金5项、贷款1050万元(项目数量、金额均位列全省高新区第一)。并在全市率先试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工作。

分享到:

关键字:常州 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