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我国太阳能光热新应用的发展现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太阳能联盟网 发布时间:2014-05-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太阳能光热新应用是在太阳能热水器的技术升级之后,扩展出来的巨大市场。随着我国的太阳能低温应用的相当成熟,太阳能光热新应用在此基础上,并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在技术的不断突破中,近两年取得规模化的变革性进展。

 

1.太阳能光热新应用推动力

 

(1)国家政策鼓励

 

2012年-2013年,国家政策的频频出台,利好太阳能光热新应用的研究与发展,为其创建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2012年4月27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年4月,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部委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出台;2013年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3年8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此外,据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谢光明透露,2014年,国家能源局即将出台《可再生能源供热指导意见》,意见中将第一次把太阳能供热放在可再生能源供热的第一位。

 

不管是绿建行动,还是城镇化发展和供热政策的出台,都多方面涉及太阳能制冷和采暖等新应用范畴。政策扶持的密集出台将为太阳能光热新应用发展提供长期利好,中国太阳能光热新应用市场前景可期。

 

(2)国际资本扶持

 

除了国家政策的激励,对于太阳能光热新应用项目,国际资本力量也在频频关注。2013年,世界银行考察河北光源太阳能有限公司,对其太阳能中温开水系统项目兴趣浓厚。在此之前,2012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就已支持河北光源太阳能有限公司资金总额1200万美元。

 

自2009年以来,亚洲开发银行为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产业提供的援助包括:为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开发制定路线图;为甘肃省开发太阳能热发电项目进行前期可行性研究;支持华电在北京延庆实施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并为甘肃金塔和青海德令哈两大光热电站项目总计提供2.5亿美元低息贷款,这积极推动了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及太阳能新应用的大规模发展。

 

2.太阳能光热新应用技术突破

 

(1)制冰技术初见成效

 

目前,太阳能制冷技术已被国内很多太阳能大型企业掌握,如桑普、奇威特、皇明、希奥特等等,在全国建有示范项目多个,并实现了与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的联合应用。

 

除了应用于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制冷还可产生出冰块,应用于蔬菜水果肉类的保鲜、啤酒生产、储藏等各方面,但技术难度较高。

 

2013年3月,我国首家“太阳能制冷成套装备项目联合开发中心”在青岛成立,针对太阳能中高温制冷制冰成套装备进行研究与开发。

 

2013年4月,国内首台中温太阳能制冰蓄冷系统机组完成调试运行,成功产出第一桶冰。该机组由力诺瑞特和泰安华能制冷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工作温度可达到150℃,每天制冰量达到1.5吨-2吨。

 

(2)季节性蓄热技术实现

 

蓄热技术是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关键,它直接决定了采暖系统的有效应用。其中,季节性蓄热采暖的技术要求最高,也最不容易实现。

 

2013年11月12日,在石家庄举行的“太阳能季节性蓄热采暖应用技术研讨会”上,由四季沐歌设计承建的河北经贸大学太阳能季节性蓄热采暖项目,向我们有力地呈现了我国太阳能采暖技术的加速度。

 

河北经贸大学季节性蓄热太阳能采暖项目的储热水箱设置于地上,共采用228个容量为89吨的水箱,水箱外部用钢板和特殊材料组成隔热层,总蓄热容量达2万吨。随着河北经贸大学太阳能季节性蓄热采暖项目自6月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太阳能采暖技术进入国际最先进水平。

(3)热发电技术成果告捷

 

自2012年6月10日首次实现冲转运行,北京延庆太阳能热发电站试验生产一年多来,运行平稳,2013年6月,由高达119米的集热塔、100组定日镜组成的亚洲第一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延庆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正式并入国家电网。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成为继美国、西班牙、以色列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

 

目前,太阳能热发电四种形式中,槽式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我国实现了商业化推广运行,已开始进入专业性使用阶段,碟式与线性菲涅尔式则分别处于样机示范及系统示范阶段。

 

此外,火电与光热发电混合发电技术进入研究阶段。2012年12月29日,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展开火力发电技术与光热发电技术相结合的工程研究。

 

3.太阳能光热新应用配套趋近完善

 

(1)储热材料生产线运行

 

2013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高温储热材料中试基地已成功生产出适合310℃和500℃储热的中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各1吨。

 

中高温储热材料中试基地经过1年的筹备与建设,目前已建成了“日产500kg中高温储热材料中试生产线”及“日产1吨高温导热油(VP1)中试生产线”,并正在筹建年产3000吨全自动中高温储热材料中试生产线。这些复合储热材料均采用显热-潜热复合式储热,具有储热密度高、导热系数大、抗热冲击性能和机械性能好的优点。

 

中高温储热材料中试基地的建设是为了加快中高温复合储热材料的成果转化,实现储热材料的工业化规模生产,同时为太阳能中高温储热示范项目提供充沛的储热材料。

 

(2)最大反射镜生产线投产

 

2013年6月5日,成都禅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系统项目成功投产。禅德从日本、德国、美国引进了当今全球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最先进生产设备。经过两年时间建成了我国首条具备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单线产能最大的聚光热发电反射镜生产线。2013年向市场投放近20万平米的镜场设备。

分享到:

关键字:太阳能光热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