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西昌电力:“担保”弊案临近尾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金融投资报 发布时间:2014-05-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对于被股民调侃为“看天吃饭”的西昌电力来说,最困难的时期或许已经过去。此前因前任大股东违规操作引发的10亿担保案件,不仅让西昌电力遭受了2个多亿的损失,抵消了其上市融资的成果,还让公司丧失了应有的发展机遇。谈及此事,公司高层感叹,“公司发展的机遇白白流失了”。

如今,这家承担着凉山州近三分之一供电任务的水电企业正迎来黎明。按照计划,一旦担保弊案画上句号,公司有望走上快速发展轨道。5月5日,《金融投资报》记者对公司进行了实地采访。

担保弊案吞噬发展机会

时间倒回到2006年,当年爆出西昌电力时任大股东重庆朝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良宾违规担保的弊案,张良宾利用西昌电力的优质资产,先后为自身及其20多个关联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总金额达10.23亿元。

事情的详细经过经披露后人尽皆知,最终张良宾被判入狱18年,而西昌电力也因此背负了2个多亿元的赔偿债务。需要指出的是,巨额的债务不仅抵消了其上市融资的效果,更是制约了企业参与其他项目的能力。

据了解,担保案件爆发前,凉山州曾打算配给公司300多万千瓦的开发权,按照当时800元一千瓦开发权转让价计算,就值20多亿元。但鉴于当时西昌电力融资平台遭破坏,处于破产边缘,最终凉山州把大部分的开发权给了其他企业。因此,这一难得机遇稍纵即逝。“因案件的拖累,上市后,我们从没有第二次融资,”公司董秘邱永志对记者感叹,“这对于一家上市企业来说,真是白白的浪费”。

而更让管理层觉得可惜的则是,因为资金缺乏,西昌电力在发电站和电网这两个关键项目上进展缓慢。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谭卫国坦言,“这对于公司的发展和经营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以至于到目前,西昌电力仍然处于小水电企业的规模水平。

但有一点却值得玩味。在过去几年,稍有积蓄的四川电力企业纷纷介入多晶硅、稀土等资源的产业链中,令企业主辅业不分的情况日益严重。时至今日,受累于部分矿产资源的大跌,这些公司出现了巨额亏损。而因为缺钱“老老实实”搞主业的西昌电力,却“侥幸”躲过了一劫,这其中滋味,大概只有当局者才能体会。

斥资1亿追赶电网建设

随着担保案件的逐步了结,西昌电力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机。年报显示,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亿,较2012年增长5.9%,2014年一季度净利润更是大增70%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把水电开发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开工建设常规水电1.2亿千瓦,预计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装机达到2.6亿千瓦,水电市场潜力巨大。

据记者了解,目前公司已经分别与国家电网和凉山州部分小水电厂并网,基本可以做到枯水期不缺电,但如果有更多企业需要供电的话,现有的发电规模和输电量显然无法满足需要。在关键的电网建设这一环,谭卫国表示,“公司今年将斥资一亿加快电网建设”。

记者在公司电力调度中心看到,尽管公司与国家电网和部分小水电站实现了双向并网,但公司的电力传输仍然处于超负荷运行,哪怕大部分高耗能企业处于停产待工的状态,公司的水电供应能力仍然略显不足,这也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一个隐忧。

公司强调,公司拥有区域性的独立电网,所处水电行业快速发展仍是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基本趋势。记者也从凉山州发改委获悉,2014年,凉山州将加快全国重要的水电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对地方中小水电的电量整合,同时配套骨干电网建设。

政策红利仍待释放

今年以来,水电行业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先后就企业发展和电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对于政策红利的释放,谭卫国谨慎的表示,对此要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特高压等电网建设的提速,对于国家电网进行电力调度是利好,与其并网的相关中小电网也会间接受益;另一方面,作为落地执行的政策,该项改革红利具体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多大影响仍需观察。谭卫国坦言,“公司暂没有政策预期”。

据了解,电网合并与中小电厂整合仍然是电力改革领域较难啃下的骨头,而上网电价的不统一则是难题中的难点。拥有自有发电和销售能力的西昌电力在上网电价方面尚具有一定的灵活空间,而相关并网企业的并网电价则要受到发改委的统一定价限制。

另外,自2004年开始,国家对燃煤发电实行“标杆电价”政策,此后陆续延伸至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电价形成机制逐步趋于规范。由于各水电站地质、水文条件差异大,开发成本相差很多。因此,在标杆电价基础上需实行分时电价或者分类标杆电价。多年以来,改革呼声一直未断,但进展不大。

分享到:

关键字:西昌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