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溪浙特高压工程是我国第4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4月底,记者来到溪浙特高压工程送端——双龙换流站,感受了现场高效有序的施工氛围。
从记者下榻的水富县到双龙换流站所在的宜宾县双龙镇有30千米的路程。美景相伴,我们很快抵达了目的地。司机笑道:“你们赶上了好时候。“去年雨季时,金沙江边的进站道路被冲毁,这是新修的路。”
从山坡向下俯瞰,红绿建筑很显眼。近处的红色板房区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工作区,远处绿色墙体围起来的区域是双龙换流站。
目标:争创“鲁班奖”
为确保现场每一道工序有章可循、规范可行,业主项目部提出标准工艺“样板三部曲”:施工单位首先报策划方案,其次经审核后在现场做样板,最后按照样板施工。
双龙换流站是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四川工程建设部继德阳、复龙、拉萨、玉龙换流站之后建设管理的第5座换流站。
除了管理、工艺有突破,双龙换流站一开始就明确目标:创“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这也是国网直流公司首次申请这个奖项。之前的向上特高压、青藏联网工程、宁东直流工程斩获的是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为此,国网直流公司特意请来中电建协会的专家对申奖标准和要求进行专门培训。国网直流公司四川工程建设部主任、业主项目部项目经理梁平说:“‘鲁班奖’是全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双龙换流站从建设之初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施工、监理、业主管理单位工作时格外用心,大家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为确保现场每一道工序有章可循、规范可行,业主项目部提出标准工艺“样板三部曲”:施工单位首先报策划方案,其次经审核后在现场做样板,最后按照样板施工。这个样板不容小觑。项目执行A角经理羊勇举了个例子:“目前全站有好几千米长的电缆沟,在正式施工前我们要先做2米长的电缆沟并将其定为样板,这个样板由各单位共同参与制作,之后再建的电缆沟的工艺质量只能大于等于样板质量。也就是说,这个提前做出来的样板既是一个标杆又是一个质量检测器。”为杜绝浪费,样板也将投入使用,所以又称为实物样板。
记者戴上安全帽,跟随施工人员走进站内。全站建筑物与设备色调协调,道路光滑平整,500千伏继电器室外墙表面平整,铆钉隐蔽。换流变防火墙表面很光洁,边角倒角圆润。站内广场的表面和脚下的道路一样,没有一丝裂痕。梁平说:“双龙换流站的施工工艺水平很高,我们有信心拿下‘鲁班奖’。”
施工:细节决定成败
土建工作好比搭建巢穴,非常重要,决定了工程质量的高低。广场自然的坡度和光滑的表面,防火墙全钢板漂亮的压弯过渡,主控楼颜色选择、灯光搭配……每一处都展示了双龙换流站土建工作的精致。
“在换流站建设中,土建工作是巢,电气设备安装是卵,土建工作非常重要,也决定了工程质量的高低。”双龙换流站技术质量专责、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曹加良生动地解释道。曹加良的这句话在双龙换流站现场得到了验证。
外墙贴砖就是一个方面。双龙换流站所有的建筑外墙贴的都是小砖。根据国家规定,建筑外墙允许使用大于半片砖面积以上的砖片。但在双龙换流站,我们看到的建筑外墙贴的全部是整砖。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提前设计,在计算机上模拟效果,之后再按计算施工。
宜宾湿润多雨,年均降水天数超过190天,双龙换流站的广场却看不到一丝积水。土建A包项目副总工胡峻说:“我们在混凝土下埋了排水管,而且地面中间高两边低,这样积水就会自然流向两旁的排水槽。”项目经理王茂忠在旁边补充道:“你别看这个弧度看起来简单,可是做的时候要花大量时间精力。”
双龙换流站的广场上没有任何裂纹,表面平整光滑。胡峻解释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会热胀冷缩,因此容易开裂,我们在施工的时候并不是一整块浇筑的,而是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之间留出一条缝隙,这样就给热胀冷缩留出了空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双龙换流站的施工人员还运用了很多小发明、小创新,比如钢模板圆弧制作机、镀锌屏蔽网弯折机等。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使站内更美观,而且为今后换流站建设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细节决定成败。道路转弯处统一的圆角过渡,广场表面自然的坡度,主控楼颜色选择、灯光搭配……每一处都展示了双龙换流站土建工作的精致。
管控:作业优质高效
双极低端换流变投运,双极高端换流变正在建设的情况,专业术语叫“低运高建”。开展“低运高建”安全作业,离不开优质高效的现场管控。
4月6日,双龙换流站双极低端带电投运,投运后输电能力将达400万千瓦,确保了溪洛渡左岸水电站“不窝电、不弃水”。双龙换流站双极高端送电后,将彻底解决浙江省的缺电问题。双极低端换流变投运,双极高端换流变正在建设的情况,专业术语叫“低运高建”。开展“低运高建”安全作业,离不开优质高效的现场管控。
双龙换流站项目部坚持“靠前决策,靠前指挥,靠前协调”原则,所有岗位采取“双人配岗”,确保了深度交叉施工和24小时工作制的条件下管理“无盲点”。业主项目部的段蜀冰说,双龙换流站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安全性、标准性、统一性、规范性提前策划、统一部署。站内作业安全保障是重中之重。全站施工电源严格采用TN-S系统,一、二级配电采用地埋式电缆,并在地面加以标识。施工过程中,现场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办法,深度辨识施工危害风险,制定危害管控表、预控措施,强化过程风险管控,提高了施工作业风险管控能力。
在换流变安装完毕的低端换流变区域,业主项目部安全管理专责王新忠认真检查施工前、过程中和完毕后的每个细节。在施工单位每天的出工站班会上,王新忠要观察施工人员的精神面貌,检验施工人员安全风险识别能力……
除遵章依规施工,业主项目部还辅以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强对双龙换流站的整体管控。王茂忠作为双龙换流站工程的现场执行经理,负责工程的质量、创优和进度管理,白天对讲机不离身,与参建单位共用一个频道,便于指挥和协调。高峰期时,现场主要参建单位约15家,对讲机的使用大幅提高了指令传达效率。记者到达现场时,王茂忠正通过对讲机要求极Ⅰ高端换流变区域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做好场地布置工作。
记者走访时发现,绝大多数办公室没有使用纸张,办公桌上仅有一台电脑。王茂忠说:“这得益于国网直流公司对输变电管理系统的深度应用,这套系统涵盖安全、质量等功能模块,不仅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而且实现了高效快捷的进度管控。”
像这样的信息化手段还有很多。每周一早上,双龙换流站主要负责人会出席远程视频例会,随时准备接受国网直流公司相关负责人的问询。另外,施工人员在技术交底时采用三维视频动画,提升了工程技术交底的综合效能。为便于作业人员适时查询现场控制要素及工艺效果,项目部还在室内装修、阀厅安装等过程中采用电子触摸视频查询系统,这都提升了项目过程管控的综合效能。
双龙换流站东临县道、北靠山脊、南接溪流、西现冲沟,复杂的地理环境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挑战。从刚建站时的削峰填谷,在大山之中开辟站址,到如今绿瓦红砖,双极高端投运在即,双龙换流站这座拔地而起的精品建筑,凝聚的不仅是广大施工人员的辛勤汗水,更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电能替代战略的决心。预计6月底,双龙换流站将实现高端带电投运。届时,溪洛渡左岸800万千瓦水电将直抵浙江,惠泽百姓。
延伸阅读
4月27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和QC成果奖公布,双龙换流站荣获3项2014年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2014年中国电力建设QC成果奖。
获得中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的3项科技成果为±800千伏换流站工程清水混凝土防火墙大面钢模板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基建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发与应用、复合基础岩石锚杆新型轻便全方位移动钻机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电力建设QC成果奖的4项成果分别为500千伏电缆敷设下盘滑轮组研制、降低广场混凝土路面积水问题的措施、提高换流站阀厅钢柱安装施工效率、“融插对接式”钢木组合模板无缝拼装技术在换流变防火墙中的应用。
该系列奖项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评审,均属当前电网发展与建设的前沿课题,标志着双龙换流站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后续争创“鲁班奖”活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