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江苏扬中多家新能源企业 "抱团"分担市场风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4-05-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江苏扬中市,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心岛上。四座小岛组成的这个县级市,人口33万,包括水域在内,面积只有332平方千米,这里却聚集了光伏、风电新能源企业50多家。

 

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扬中市能源大企业环太集团硅片销售6900万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7%,销售产值达5亿元,同比增长了80%。市场回暖并非环太一家,扬中另一家大型光伏企业——大全集团2013年财务统计显示:全年实现产值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0%;订单金额达7.5亿元,同比增长150%;销售额增长160%;利润实现了100%的增长。公司副总经理刘立兵透露,2014年第一季度,企业也已实现当期赢利目标。

 

扬中企业的经营情况,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好形势,也是扬中市经济整体形势的反映。2013年,扬中光伏企业全线复苏,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1.1亿元,同比增长26.3%,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25%以上。

 

扬中能源企业已经感受到市场回暖的“温度”,但“熬”过冬天的路径却“各有各的不同”。

 

环太集团把目光盯在管理上。3年来,环太集团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持续地改善”。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应对外部市场危机,该公司在内部展开“两高一低”的管理,即高转化率、高质量及低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从员工到干部,从行政办公室到生产车间,企业全年各项改进有1000多个。第二年,企业产品转化率由16.5%提高到17.8%,绝对成本下降了50%。

 

相比于环太在电池切片领域的深耕细作,扬中大全是光伏行业中全产业链模式的典型。大全以电器产业起家,2008年涉足新能源产业,先后在重庆、新疆、江苏建立光伏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太阳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光伏逆变器的完整产业链,扬中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片为主的生产基地。市场危机中,大全的全产业链模式分担了企业风险。目前,基地三分之一产品集团内部消耗,三分之二服务周边市场。

 

无论管理,还是产业链发展,科技都是企业始终盯紧的关键。环太的“持续改善”就包括科技创新。他们与浙江大学联手在掺锗硅片领域展开研发,2010年至2012年企业共销售5781万掺锗多晶硅片,销售收入7.512亿元,创汇5828万美元,新增利润8352万元,新增税收3864万元。2013年《掺锗硅片研发与产业化》论文获得2013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全公司也不惜重金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公司研发部总监闻震利说,公司每年都会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用于某项新技术攻关。2013年年初公司研发成功的两次印刷技术,使单片电池银浆成本节省18%;整个电池片成本节省2%;每年能为公司节省成本在800万元以上。目前,这项技术在光伏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也发明了相关的专利。

 

在扬中,荣德新能源、环太、大全新能源、兆伏等一批骨干企业的产品,几乎涉及新能源上中下游5个环节10多个产品。还涌现出一大批中小企业投入光伏配套产业领域,光伏焊带、碳化硅、坩埚、光伏玻璃、石墨器件、接线盒等多个配套产品均已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相关专家表示,扬中产业集聚度高一定程度为企业分担了市场风险。持续的科技创新为企业长足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高度集聚产业布局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企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