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甘肃提速外送通道建设 破解新能源消纳矛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 发布时间:2014-04-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4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和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程———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预)初步设计启动会在北京召开。甘肃酒泉地区大量富裕的新能源将新增一条外送大通道。

甘肃西翼已呈腾飞之势,远在千里的东翼(庆阳、平凉地区)也正在加快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甘肃、江西两地政府的推动下,陇东至江西新余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路线图越来越清晰。

甘肃电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甘肃东西两翼的蓬勃发展。

两翼齐飞甘肃风火装机发展迅猛

2009年,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中心带动就是以兰州和白银为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提升产业层次;酒泉地区和陇东分别作为东西两翼,打造新能源基地,发展煤、电、化综合一体的经济试验区。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甘肃东西两翼的新能源装机和煤电装机发展迅猛,而甘肃境内电力负荷有限。截至去年10月底,甘肃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3174万千瓦,而当年最大负荷只有1450万千瓦,全省电力富裕,本地消化不了,供需矛盾突出。

特别是河西地区,预计2014年底风、光电总装机可达1400万千瓦,到2015年将建成风电装机达到1700万千瓦,光伏装机超过500万千瓦。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王赟中告诉记者:“目前,河西地区电力外送通过西北新疆联网工程一通道和二通道两条750千伏线路向外输送,两条通道承担着甘青新三省区的电力输出任务,其中留给甘肃容量偏小,远不能满足河西清洁能源外送要求。”河西地区新能源急剧发展的同时,在甘肃陇东地区,目前已形成约3000万吨/年的煤炭生产能力,建成投运火电装机超过420万千瓦,预计“十二五”末火电装机容量将达1200万千瓦。这些电量的外送,也将成为难题。

4月25日,在国家电网公司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深入新能源企业征求意见过程中,国投白银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进堂表达了加快甘肃电网和外送通道建设进度的迫切愿望。    打捆外送建设专属通道是最佳选择

风火打捆外送成为甘肃东西两翼的一致选择。

记者了解到,甘肃省长助理、庆阳市委书记夏红民和酒泉市委书记马光明两位分别来自“东翼”和“西翼”的政府官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通过加快酒泉至湖南、陇东至江西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促进当地新能源基地和煤电基地的快速发展。

4月18日,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提出要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今年将开工建设一批采用特高压和常规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降耗增效。这一决定也将促成甘肃省电力外送通道的尽快建成。

继西北新疆联网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哈郑直流等输变电工程投运之后,4月初,甘肃电网的另一高速通道———兰州东—天水—宝鸡输变电工程线路(甘肃段)全线贯通,预计今年6月底可全线竣工投产。

跨区交易西部电力缓解东部雾霾

为了促进甘肃新能源的良性发展,甘肃省电力公司积极组织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寻找外部市场。

2012年外送电量125亿千瓦时,间接提高省内火电发电利用小时数约1200小时。2013年,全年外送电量127亿千瓦时,有效缓解常规火电发电利用小时数大幅下降的矛盾。

建设特高压专属通道,风火打捆外送,是甘肃省政府和甘肃电力系统的共同愿望。

2011年4月11日,甘肃、湖南两省在长沙举行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交流会,签署了《甘肃湖南两省送电框架协议》,这标志着被纳入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规划的甘肃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甘肃风电有望远送湖南。

去年9月,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路条。甘肃各界期盼了多年的外送通道终于要从蓝图变为现实,甘肃省电力公司积极开展前期工作,争取这条线路2014年开工建设。

电力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甘肃外送电量连续第三年超过125亿千瓦时,不仅促进了甘肃新能源自身的良性发展,在雾霾日益严重的今天,要让中东部从中受益。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消纳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