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疆首个“电力助军”工程开工 解决用电难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 发布时间:2014-05-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5月8日,35千伏乌拉斯台输变电及其配套送出工程在中蒙边境的北塔山乌拉斯台口岸开工建设,工程预计将于8月竣工投运。届时,驻守在乌拉斯台口岸区域的解放军边防部队和周边的210户牧民将彻底告别没有主电网供电的历史。这是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今年实施的首个“电力助军”工程,标志着新疆军区边远边防连队通电工程正式启动,年内将有7个边远边防连队告别柴油机发电的历史,用上国家电网优质高效的“长明电”。

乌拉斯台口岸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唯一的国家一类双边季节性陆运口岸,位于中蒙边境,距离最近的奇台县城250公里,1992年首次开关。目前该地区电力供应主要依靠柴油发电机组。由于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当地负荷需求,乌拉斯台口岸边境安全及监控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已经严重影响口岸正常的边境贸易和边境地区安全的监控需要。

“从1962年边防部队进驻乌拉斯台起,我们一直用柴油发电机发电。现在,部队用电设备多了,每天发电12小时,大约消耗近70升柴油,成本高达500多元。因为发电能力有限,我们仅仅只能保证连部用电。边境线上根本无电可用,我们日常巡逻都是靠开车、骑马和徒步。”负责发电的油机员商义说:“我们天天都在盼通电,如果有了大电网的电,我们就可以在边境各个卡口处安装电子监控装置,实现全天候和全方位的电子监控。那时,我们坐在监控室里,边境卡口上的一举一动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比单纯靠人力巡逻要全面的多,可以更好地保证边境安全。”

为彻底解决乌拉斯台区域无电地区的通电问题,国网新疆电力公司逐年扩大电网延伸范围。4年来,在乌拉斯台区域累计投资4.24亿元,全面实施无电地区建设工程。2011年,建成投运了220千伏将军庙输变电工程;2013年,建成投运了小红山和柳树泉两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使新疆主电网延伸到了距离乌拉斯台口岸30公里的柳树泉。今年,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又投资1564万元,开工建设35千伏乌拉斯台输变电及其配套送出工程,将彻底结束乌拉斯台边防连52年没有主电网供电的历史。

新疆是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固边守疆任务繁重。现代化的军队建设离不开电力的可靠供应,自1998年以来,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就充分发扬责任央企的表率作用,累计投资288.8亿元,先后解决了34.68万户、137.13万无电人口和31个边防连、13个边境口岸的用电问题。

当前,新疆军区面临的边境形势复杂,境外军事压力逐年增大,而军队信息化建设对监控、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边防部队通电需求非常强烈。今年,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全疆范围内继续实施“电力利民”和“电力助军”工程,全力助推自治区民生工程和新疆军区边远边防连队通电工程建设。年内计划投资34.7亿元,进一步改善农村电网结构,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延伸电网覆盖范围,解决7个边防连队、3个口岸的用电问题,完成11.6万户、46.3万人的通电任务。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