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风投将重点介入动力电池、充电设施领域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大智慧阿斯达克通讯社 发布时间:2014-05-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德同资本合伙人张湘宁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前期阶段,产业链上的细分环节将先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迎来发展机遇。“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因为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充电站基础设施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而并未实现产业化发展,这是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介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所在。”

 

在8日上海嘉定安亭镇举办的2014汽车产业金融创新论坛上,张湘宁认为,从现在的情况看来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而且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所以对中国投资者来讲,现在正是投资的好机会。

 

张湘宁指出,中国在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技术突破。但是,在高端的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动力总成控制技术等高技术壁垒环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的传统汽车技术,如整车电子控制,轻量化、电空调、电制动、电转向、电机耦合传动系统也存在很大差距。产品缺乏充分的实验验证与改进,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尚未形成,大部分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及制造装备依赖进口。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利润最集中的环节**

 

据他介绍,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中(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约占到50%左右,是利润最集中的产业链环节。而电池的技术成熟度和性能优劣直接决定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目前锂电池产业链或将面临行业的整合和淘汰,因此行业中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在产业链整合上具备优势并能提供锂电池材料综合供应的厂商或将脱颖而出。

 

他指出,目前我国电池供应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厂商数量多、产能过剩;而且厂商普遍技术落后、缺乏核心产品,多为电池生产提供半成品的企业。

 

**高端磁性材料将由于需求带动而呈现较大的投资机会**

 

张湘宁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主要配备的是交流感应电机和永磁电机,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驱动电机产业涉及到上游的稀土等有色金属资源,以及用于制造永磁电机的磁性材料等原材料。随着驱动电池需求量的增加,高端磁性材料将由于需求带动而呈现较大的投资机会。

 

据介绍,具备产业技术成长性的细分领域及企业将值得资本重点关注。永磁电机在中国的应用刚刚起步,市场份额不到20%,而在日本和欧美国家,相应数据已超过60%。新能源车用电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电机,需要具备安全性高、安装空间小,能耗要求低的特点,永磁电机也将成为首选。

 

**私募基金和风险资本对充电站上下游产业链的介入将可能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张湘宁认为,充换电设施的建设虽然经历了数年的发展,但仍处于初期阶段。私募基金和风险资本对充电站上下游产业链的介入将可能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他表示,截止到2013年底,国家电网累计建成了400座充换电站、1.9万充换电桩。根据我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15年底将在20个以上的示范城市和周边地区建成2000个充换电站和40万个充电桩,平均每个城市的充电桩及换电站数量分别为20000个和200个。建设总投资600亿元以上,其中充电设备投资120亿元。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充电设备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