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曾是比亚迪“出山”的旗号,现在比亚迪希望它能成为其未来的唯一标签。
日前,据来自比亚迪的消息称,在即将举行的北京车展上,比亚迪全新混合动力车型“唐”将正式亮相。
“唐”的亮相也成为比亚迪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的又一个动作。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越来越明朗,作为国内较早谋划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品牌,比亚迪开始将较大的精力投注在新能源汽车上。不过,在地方保护主义难破以及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难以提升的当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能否迎来春天还是未知之数。
绿色标签
“王总(王传福)近期在公司内部表示,希望以后外界看到比亚迪联想到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而非传统汽车企业。”比亚迪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已经意识到,自主品牌想要在传统汽油车领域扭转合资品牌的“钳制”很难,且这种被动局面将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基于此,王传福给比亚迪设定的接下来的战略思路是,在传统汽车业务上稳步推进,而新能源汽车则需要承担突袭合资品牌侧翼的重任。因此,继2013年底上市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秦”之后,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比亚迪还将陆续推出搭载其新能源最新技术成果的混合动力车“唐”和“汉”。
“201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目标是2万辆。一季度已完成2500辆,较去年全年2000辆的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王传福近日在记者发布会上透露,补贴政策结束的影响一般持续6至12个月,预计今年下半年影响逐步消除。
据了解,比亚迪“秦”双模电动车上市后,每月订单超过2000辆,但目前产能仍未能及时扩充。预计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比亚迪“秦”的产能会逐步扩充至每月2000辆的水平。按照比亚迪的预计,2014年比亚迪“秦”的销量可以达到1.5万辆,而e6及K9则可实现5000辆的销量目标。同时,“唐”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推出。
2014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一行来到比亚迪调研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时隔两个月之后,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近日再次到访深圳调研新能源汽车推广,主持召开新能源汽车工作会议。这释放出了中央坚决打破新能源汽车“坚冰”的强烈信号。
艰难破冰
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一大阻碍—“地方保护”问题正在逐步破冰。
2014年初,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在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措施时,均一定程度放开外地品牌进入市场。不过,即便如此,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也因此有所斩获。
在比亚迪的内部统计数据中,2月份,比亚迪“秦”的销量为834辆,e6销量238辆,共计1072辆。据了解,继去年12月上市以来,比亚迪“秦”订销已超过6000辆,其市场热度远超预期。
但热销的比亚迪“秦”目前还不能进入北京销售,因为北京的推广目录中不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北京、上海对一些外地品牌也没有明确当地财政补贴的力度。这也被业界视为“地方保护”仍没有完全打开的佐证。
“地方政府有积极性,在中央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地方再拿出一些钱补贴,这个积极性还要保护。新一轮补贴政策下来后,要求外地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必须占30%以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地方政府往往不是直截了当保护,而是从国际贸易中学会了设置技术贸易壁垒。
“比如说检测是5万公里,它非要规定5.5万公里,重复再检一道;比如说电动车分插电式混合的、纯电动的,有的地方看本地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的,就不允许插电式混合车进来。”苗圩表示。据其介绍,眼下,工信部已经提出了要求,还准备组织一个试点城市推广介绍会议,“号召大家打开市场”。
“除此之外,电池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缺失,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面临的‘硬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经济型,特别是电池等较高的成本还不能为普通消费所接受。”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旧需要把核心技术的突破作为主要任务,国家政策也应当鼓励车企在新能源核心技术层面开发共性技术。
人物特写
新能源汽车拐点已到
在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看来,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的开局比预想中要顺利很多。日前,王传福表示,受惠于新能源政策,今年会是比亚迪新能源车销售的拐点。为此,他给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14年的销量目标设定在2万辆。
目前,比亚迪在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秦”、e6、K9大巴三款,在北京国际车展上,比亚迪还将展示其最新研发的混合动力车型“唐”。在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出货量表现强劲,其中,“秦”的出货量达到2500辆,K9也超过400辆。
“受惠于新能源政策,未来比亚迪还会推出公交零排放的解决方案。K9大巴、e6作为出租车,也将会加大力度在各个试点城市推广。目前已经进驻的城市就包含南京、大连、天津等城市,未来还会增加新的城市以提高公交电动化的推广范围。”王传福表示。
在其看来,加快新能源车拐点到来的两大推手是,从中央到地方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正在落到实处,巨额的财政补贴很快将催热私人新能源车消费的蛋糕;其次,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接连出现的覆盖整个华北地区的大面积雾霾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新能源车加快商业化步伐。
谋合 体现
王传福给比亚迪设定的接下来的战略思路是,在传统汽车业务上稳步推进,而新能源汽车则需要承担突袭合资品牌侧翼的重任。
继2013年底上市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秦”之后,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比亚迪还将陆续推出搭载其新能源最新技术成果的混合动力车“唐”和“汉”。
受惠于新能源政策,未来比亚迪还会推出公交零排放的解决方案。K9大巴、e6作为出租车,也将会加大力度在各个试点城市推广。
比亚迪:正在等待收获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正试图强调其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
在北京车展上,比亚迪正式发布一项名为“542”的新战略。542战略是比亚迪针对旗下未来新能源车核心性能指标做出的明确战略规划。据悉,这套规划指标将从性能、安全、油耗三个维度重新定义汽车标准,其中,“5”代表所有车型百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在5秒内,“4”代表全面四驱,“2”则代表百公里油耗在2升以内。
比亚迪正在酝酿陆续推出多款车型,包括与戴姆勒合资的首款腾势车型、新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车型 S7以及纯电动超跑“唐”。 毫无疑问,比亚迪已经进入产品密集投放期。在比亚迪的产品阵容中,“唐”最为引人瞩目。作为542战略下诞生的首款车型,“唐”配备三擎动力,搭载极速电四驱与6HDT45动力总成。比亚迪内部人士表示,“唐的纯电70公里、混动无限续航的里程,遥控以及云功能等都是亮点。”
目前,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下,比亚迪电动车的头牌“秦”也开始逐渐发力。此前比亚迪发展新能源汽车进入瓶颈,意图采取全新的路线来发展新能源汽车,“秦”便是针对个人市场进行研发和生产的“双擎双模”车型。按照比亚迪给出的官方数字,“秦”的零到百公里加速为5.9秒,百公里综合使用成本16元。这种颠覆性的产品曾给比亚迪营销团队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其新能源汽车的特性注定比亚迪要放弃常规营销的手法。但比亚迪对“秦”展开一系列的创新式的营销,包括网上拍卖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侯雁的座驾、与市场上主流车型比速度等等。
在这样的努力之下,“秦”的表现可圈可点。4月15日,比亚迪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表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显著增长,销售占比快速提升。2014年一季度,“秦”销量达到2000台左右,成为新能源汽车在华销量之首。而据比亚迪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介绍,目前比亚迪“秦”系列已经被预订2万台。
按照规划,比亚迪将会继续传承中国元素的命名方式。记者日前从国家工商总局处获悉:比亚迪汽车已注册夏、商、周、秦、汉等12个以历史朝代命名的商标。比亚迪后续还有望推出多达11款以中国朝代命名的电动车。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这也是进一步增强品牌力的做法,按照公司目前的发展态势,新能源产业占收入、盈利的比重将快速提升,品牌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戴姆勒与比亚迪联手打造的腾势便是比亚迪在品牌力提升所做的另一个努力。戴姆勒所具有的豪华品牌力将对比亚迪产生正向的影响,比亚迪戴姆勒相关人士透露,腾势第一款产品在北京车展期间亮相并宣布价格,将在今年年中上市。为加速腾势开拓私人消费市场的进程,比亚迪在充电解决方案作了很大努力。日前,比亚迪戴姆勒与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展开战略合作,计划在未来六年里由ABB为腾势电动车提供家用直流快速充电桩,首批产品将于2014年年中交付。
在电动车领域的投入高达50亿元的比亚迪,正在等待收获。(本文消息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