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陵水县城的陵水河南岸已形成以海韵广场为中心的新商圈。
“电力是经济的晴雨表。电力需求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经济运行的活跃度。”陵水黎族自治县县长杨文平说,从电力的发展来判断,陵水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中国南方电网陵水供电局提供的统计数据,为杨文平的表述提供了生动的佐证:2011年,陵水售电量仅为3.11亿千瓦时,2012年为3.75亿千瓦时,2013年,用电负荷急剧上升,售电量达到4.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2%。
电网改造
城网农网齐头并进
“现在农村用电环境改变很大!”光坡镇武山村村民许振民感叹说,前几年,情况可不是如此,不要说各种家电用不了,就是灯泡照明都成问题,特别是春节期间,每家每户的电灯都很暗,生活很不方便。
陵水丽斯花园酒店总经理胡昌松,几年前也有着同样的烦恼,客房三天两头就断电,经常遭受住客投诉。陵水供电局局长黄齐亮坦言,那时候陵水电网基础太差,供电部门也无能为力。
居民用电的改变,源于陵水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的荷包变鼓后,在积极争取南方电网支持的同时,陵水也开始谋划投入资金对电网进行改造。
黄齐亮介绍,与三年前相比,陵水电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规模明显扩大,目前陵水境内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三座,35千伏变电站9座,配变1602台,220千伏线路8回,110千伏线路9回,35千伏输电线路12回,10千伏配电线路53回。供电范围覆盖陵水11个乡镇、114个行政村、649个村民小组、2个国营农场、1个国营林场等9万多个用电户和85户企业。
超前谋划
政府、电网1:3投资新模式
电力与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是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二者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受到这一比例关系的制约。
杨文平说,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陵水提出打造“升级版”经济,具体思路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质量,培育新兴产业、高增值产业,建立结构更加合理的产业体系。具体举措是推进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低碳新型工业集聚区、高峰温泉旅游开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及清水湾、香水湾、土福湾三个湾区酒店群建设。
“要上这么多项目,没有强大的电力供应做保障,是不可想象的。”杨文平说。
因此,尽管近几年南方电网也明显加快了建设速度,但陵水决策层领导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个超前布局全县电力设施的大胆想法,应运而生。
2013年,陵水县政府与陵水供电局达成协议,共同促成电网投资新模式:在陵水供电局完成其原来投资额的基础上,电力部门每增加3元的投资,县政府就出资1元投资电网。
2013年,陵水县政府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三回10千伏电缆主线接入椰林镇,解决县城“卡脖子”问题,同时,建成35千伏南平变电站,完成南部片区电力物资储备站建设项目用地竞买,完成35千伏黎安、本号、隆广变电站扩容改造,110千伏东高岭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
黄齐亮向记者透露,为避免出现用电“卡脖子”情况,今年供电部门的任务是挖存量、扩增量,加快城区电网改造,继续为陵水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提供有力的电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