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交流特高压输电是贵出一倍的弃用落后技术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4-04-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直以来,关于特高压的问题争执不休。如今,这些问题已争论多年,面对的是同样工程,而且都承认工程实践是检验是非的标准,应当可以得到共同的正确结论。现从容易分辨是非的问题开始,与国网方代表进行交流。根据我国提交论证的七条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资料,交流特高压输电至少贵出一倍。国网方谈了相反意见,一是薛禹胜院士的理由是根据现在的工程实践,交流特高压输电造价是超高压输电的2.8倍,但输电容量大了4倍。计算得到交流特高压的造价更便宜,仅为超高压输电造价的70%;二是国网王益民副总工程师,说的是以后会便宜,理由是:以后输电功率会比初期更大,特高压输电设备也因以后生产规模效应,都会使造价下降。下面我们分析,无论是现在或未来,交流特高压技术都要贵出一倍,理由如下:

1.我们是根据国网提交给咨询论证会的七条交流特高压输电线的设计资料,而不是来路不明:国网正式提交给咨询论证会有三个工程,即华东特高压受端网、雅安—重庆—武汉,华北输电通道(一纵二横共三条线)。都是经过国网认可的设计资料,见下表:

表中还并列了对比方案,是在输电功率和输电距离相近的工程下推算的。交流特高压输电的七条线都要比对比方案(直流或超高压输电方案)贵出一倍,而不是比超高压输电便宜(只有70%)。薛院士的数据来自什么工程,得到什么设计单位的认可?如果按薛院士的数据来推算,超高压输电每公里的造价高达700万元以上(按输送功率100万千瓦计算,即100万*5*4/2.8),岂不成为输电工程的大笑话吗?

2.根据是输电工程的经济技术比较的规范方法,即在相同工程条件下进行多方案的比较,而不是脱离具体工程的简单描述:上述表格的交流特高压工程的数据是来自参加三次工程论证会的设计书,对比方案中的直流输电来自以下10个国网公布的直流输电数据,见下表:

而超高压输电工程是按单价2元/(公里*千瓦)计算的,这是当前输电设计规划进行方案比较的一般取值。于是得到以下的结论:

1)方案比较都取的是设计值,一般就是运行的最大允许值,不存在王益民所说运行初期和未来的区别,输电设计功率值表示的是输电设备运行的设计最佳配置。

2)也不存在王益民未来交流特高压因为规模市场而降价的问题,因为直流和超高压工程也有规模市场效益,而且规模更大。更可能的结果是因为差价过大(在一倍以上),在开始比较中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就被淘汰,就像世界的现状。

3.得到的结果是可以形成远距输电的规律,而不是个案说法:如果我们把中国远距输电工程的造价进行整理,就可以得到这样的规律:6、7百公里以下,采用交流超高压输电最经济,输电以远采用直流输电,交流特高压输电至少要贵出一倍,没有适用的经济距离。

这也符合世界远距输电工程的规律,所以早在几十年前已被苏日建成后弃用,当今世界其他各地也没有建设或准备建设交流特高压工程。2013年,能源局领导进行了南方电网和内蒙电网规划论证会,全体与会专家(包括国网方专家)一致否定了交流特高压方案,而优选了便宜一半的超高压配合直流输电的方案,分别节约1000亿元和500亿元。即使在中国,只有国网,可以靠工商业电价垄断收回高的输电成本,才可能积极推广高出一倍的落后输电技术,甚至包装成为“中国创新”、“中国引领”的先进技术,作为政绩形象工程。

分享到:

关键字:交流特高压输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