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国家电网人与绿色电网建设或磅礴或点滴的发展进程同步。
绿色低碳输送、启动电能替代、服务清洁能源发展、应用标准工艺实现绿色环保施工、大力推进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创新技术降低输电线路能耗……国家电网公司用智慧编织坚强智能电网,用心履行环保低碳责任,大道行思,革故鼎新;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勇于担当,奋发有为。
电能替代开启能源消费新模式
随着多条特高压电网工程相继投运,尤其是国际输电通道的不断建设,输电比输油、输气更加经济、高效和便捷的优势逐渐显现。特高压,开启的不仅是一场由运煤转为煤电并输、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的能源革命,更是一股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气化时代到来的力量。
2013年8月15日,国家电网公司在经营区域内全面启动电能替代工作,面向终端能源消费市场,倡导“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不断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进社会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破解城市雾霾难题。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指出,全面推进电能替代,就是把工业锅炉、居民取暖厨炊等用煤改为用电,大幅减少直燃煤;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气化轨道交通等,减少石油依赖;通过特高压电网,把我国西部、北部电力大规模输送到东中部地区,把周边国家的电力大规模输入我国,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减少大气污染。
“安全、环保、清洁、方便、效率高……相较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电能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4月底,共推广热泵项目1218个、供热面积4400万平方米,推广电力蓄能项目576个,推广电采暖、工业电加热等项目替代电量60亿千瓦时,推广电动汽车替代电量3.3亿千瓦时,共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30亿千瓦时。
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第二季度工作会议传来的消息显示,下一步将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等地区实施经济性好的蓄热式电锅炉、电动力车、热泵、港口岸电等替代项目,推广家庭电采暖、电炊具应用;年内建成北京集中电采暖示范工程;加强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和运维管理,上半年建成充换电站65座、充电桩3000个。
并网消纳提升清洁能源外送能力
不能忽视电能替代的这一注脚:电从远方来,送来的是清洁电。清洁能源注定是这场“呼吸保卫战”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国家电网公司全面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和节能减排措施,大力支持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发展。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投资风电、光伏发电并网工程755亿元,建成并网线路3.62万公里,保障新能源及时并网。截至2013年底,国家电网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分别达到7037万千瓦和1546万千瓦,是世界风电并网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增长最快的电网。其中,2013年风电发电量1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光伏发电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当新能源遭遇到了我国其他行业在走出国门时的相同处境,尤其是深陷各种贸易壁垒和自身话语权缺失所带来的困境时,寻求并开拓国内市场成了一根救命稻草。此时,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和管理意见,将服务对象由企业法人扩大到自然人,服务范围扩展为所有类型分布式电源,简化并网流程,统一技术规范,推广典型设计,开辟并网工程绿色通道。如同燎原之火一般,它点燃了整个中国分布式电源产业,也开启了中国普通百姓的“光伏梦”。据国家电网营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该公司经营区内10千伏及以下分布式电源累计受理2550户、238万千瓦,并网1051户、73万千瓦。
一方面着力研究破解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并网的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国家电网公司也努力提升新能源接入电网服务水平并加快送出工程建设,力保清洁能源上网送出。面对风电、光伏发电爆发式增长,国家电网公司加大跨区输电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快甘肃酒泉风电二期配套送出工程、冀北张家口等500(33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和建设,全力推动酒泉—湖南、张北—赣州等特高压跨区输电工程前期工作,根本解决风电消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