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电动汽车政策加码 充电桩“满面春风”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OFweek工控网 发布时间:2014-03-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我国雾霾现象不断,甚至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我国对电动汽车的呼声越来越大。自2013年年底以来,电动汽车各项补贴政策陆续落地。但是市场依旧没有预期那么火热,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跟不上。有消费者表示说:充电桩安不了,车就不敢买。可见,充电桩成为电动汽车发展最大的拦路虎。

随着国家鼓励电动汽车应用的政策出台,各地推广方案相继落地,走在电动汽车产业前沿的“排头兵”有望成为受益者。

电动汽车

各地密集落地“指标”

3月17日,上海市出台《上海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3-2015年)》,计划到2015年推广应用13000辆电动汽车。上海市提出,将进一步完善电动汽车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产业链协同配套体系和社会化系统支持体系,为后续进一步扩大应用规模奠定基础。据方案预测,随着新电动推广应用,全市将累计节约7.5万吨汽柴油,减少颗粒排放约100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涵盖公交、公务、企业、环卫、物流等多个领域用车。

事实上,近一段时间,地方推动电动汽车的热情分外高涨。如《天津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3~2015年)》提出,到2015年,全市在8个领域推广应用电动汽车总量达到1.2万辆的目标。其中,在私人领域,市场化推广私人用车500辆。近期颁布实施的《天津市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中,特别规定新电动购置可直接申领号牌,不限购。天津市将按照中央财政补贴1∶1比例进行配套补贴,两个补贴累计最高达到11.4万元,将进一步推动电动车的销售。

电动汽车:各地纷纷公布补贴车型目录

去年9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继续开展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国家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随后各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也相继出台。

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公布的电动汽车试点车型目录中,率先响应中央政策纳入了部分外地品牌的电动汽车车型。其中,在《北京首批首期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中,江淮汽车、北汽、比亚迪、重庆长安、华晨宝马五家企业入选企业目录;北汽E150EV和比亚迪纯电动汽车e6入选产品目录。此后,北京又发布了首批目录的第二批,将荣威E50和宝马之诺1E等5款车型纳入“目录”。

而上海市经信委也发布了《第五批上海市私人购买电动汽车补贴试点车型产品信息的通知》,比亚迪秦和北汽E150两款车型入选。加上之前入选目录的上汽荣威E50、上海通用赛欧Springo、中科力帆LF7002CEV、奇瑞瑞麟电动车、江淮iEV4电动汽车,上海市电动汽车目录中的车型达到7款,包括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据悉,只要进入工信部名单的电动汽车,进入上海市场一律可获“免费沪牌”。在即将出台的上海电动汽车推广规划中,将以开放的姿态培育市场竞争,到2015年实现1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在上海应用,“外地品牌比例不低于30%”也将写入上海的地方规划中。

除京沪之外,多地的补贴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如深圳,购买纯电动汽车有望最高享受11.7万元/辆的补贴;天津市的电动补贴政策初稿已经拟定,目前正在等待市委等有关部门会签,最高可补贴5.7万元。

冷眼旁观:政策开放与“地方保护”共存

对于外地车企而言,各地政府纷纷放开对电动汽车的限制,这无疑将对电动汽车的市场化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或许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子依然存在。

相对于较开明的上海,北京的政策则相对保守。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北京市制订的电动汽车推广车型目录中,不包括北京市属汽车生产企业近期内不准备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因此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等车型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

发展电动汽车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的一项有效措施,势必要坚持走下去。曾经地方保护主义是电动车发展的壁垒,近年来电动车市场发展缓慢,与此不无关系。如今,这个壁垒已经呈现松动的迹象,对电动车市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

“排头兵”有望获益

政策扶持将给电池产业、电池电机上游的锂和稀土资源行业、充电站行业、乘用车企业带来机遇。今年以来,众多机构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这些企业成为了机构密集调研的重点领域。

汽车业专家表示,在扶持政策加码、特斯拉效应、国内消费者加大关注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下,新能源汽车正步入行业发展的“春天”。伴随后续各地方政策的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应该还有突破空间,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在今年迎来爆发拐点,并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和业务快速发展。

如今,随着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公布享受政府补贴的新能源汽车试点车型目录,此前各地政府为保护地方利益而对外地车企设置的壁垒正一步步走向消融,电动车发展或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春天。

充电桩遇春风

充电桩是电动力车充电站,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充电,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同时为提高公共充电桩的效率和实用性,今后将陆续增加一桩多充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功能。

业内人士将充电桩比喻为大号的手机充电器,电流电压都翻倍,有一个接入端,经过变频器、变压器,提供交、直流充电。一个充电桩由桩体、电器模块、计量表等组成。桩体包括外壳和人机交互界面;电器模块包括插座、电缆转接端子排、安全防护装置等。

目前国内充电桩行业还处于市场的初级阶段,可以批量生产充电桩的企业主要有国电南瑞、奥特迅和万马电缆等,此外大多数充电桩生产企业属于代工生产,尚未形成独立的品牌。考虑到汽车充电的安全问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高级工程师王敬忠表示,充电桩行业未来应建立技术准入机制,不能鱼龙混杂。

 

分享到:

关键字:充电桩 电动汽车 比亚迪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