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陕西凤县风电产业异军突起的启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4-06-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凤县认准了风,与风为朋,以风为媒,按网络语言叫“拉风”。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果各县区以此为样板,审时度势,巧借东风,陕西的转型之路,或许走得会更好。

 

有一项产业,不产污水、不显噪音、不冒黑烟。

 

有一种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招自来。

 

凤县人异想天开?过去靠山挖矿、靠水造景,可谓鸿运当头、干啥啥兴,如今更把眼光瞅到了天上,把一年四季、无名无姓的山风,当成了真金白银,当成了招商引资的大旗。

 

钱是风吹来的,天空有宝!目前已经运行的33座风力发电机,高高矗立在山峰间,旋转的40米长的银白色叶片,日夜不停地把风变成了电、变成了红红绿绿的大票子。不仅如此,这些风力发电机真的成了凤县的金字招牌,正热情召唤着从四面八方闻讯而来的兄弟姐妹,打算把广袤的山岭打造成一个规模甚大的风力发电站。

 

凤县风力发电为宝鸡带了个好头,填补了关中地区风电开发的空白。近日,太白县干河风电、陇县关山风电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第四批风电核准计划,成为宝鸡能源结构调整的又一批新生力量。短短两三年时间,从龙源风电凤县项目建设并网发电,到现在的陇县、太白风电项目立项,风能源产业在宝鸡正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

 

以风引凤 招来风电龙头

 

绵延千里的莽莽秦岭,像根甜干蔗,宝鸡就在这根干蔗的中间。

 

地处秦岭腹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凤县,有着森林大县、矿业大县、全国黄金吨金县等桂冠。然而,后面两顶帽子“红面子黑里子”,无疑与环境污染脱不了干系。而要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推进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说来容易做来难。

 

前几年,走南闯北的凤县人大海捞针,终于从商海里捕捉到了一个新项目——风力发电!

说起风,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分界线上、海拔在905米至2739米之间的凤县人乐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极为丰富的风能资源,千百架山峦都是“坐吃山风、越吃越多”的风水宝地。

 

凤县县长郑维国告诉记者,2011年,国家开始对风电企业进行补贴,这个政策极大鼓舞了凤县向风力发电进军。同时,当凤县被确定为秦巴山区试验风场后,凤县当即组织专家到黄牛铺、红花铺、唐藏镇等地势较高的山区考察、测试。经过长达一年的测试,得出的结果令人喜出望外。全县年有效风力时间达2019小时,风向稳定,风压适中,具有较高的风资源开发价值。这样一来,风又成了一个新资源。

 

最终,凤县确立了以“风”引“凤”项目战略,正式向外抛出“风力发电绣球”。不久,凤县就成功引进了第一家全国知名风电企业——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我们经过一年多的实地测风,发现凤县的平均风速达到了每秒7.6米,而每秒4.5米以上,就可以满足风力发电要求。这是我们在凤县投资的一个重要指标。”龙源风电陕西公司总经理王成富告诉记者。

 

2012年6月25日,经过详细勘测,龙源陕西凤县观日台、马头滩风力发电项目,在凤县河口镇陈家岔村正式开工。龙源陕西凤县风电项目规划容量为150兆瓦,项目总投资15亿元,工程分三期。当天开工的该项目一、二期工程——凤县观日台和马头滩风电项目建设规模为99兆瓦。

 

上官吉庆(时任宝鸡市长)在开工仪式上讲话时指出,龙源风电项目投资额大、关联度高,对加快宝鸡新能源基地建设、促进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他要求凤县县委、县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做好环境保障工作;建设方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高效率管理施工,打造宝鸡新能源项目的典范,为今后深化合作关系、促进互利共赢打下坚实基础,为宝鸡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至此,一个对凤县、对宝鸡甚至对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风电项目,在秦岭宝鸡段破土动工。

 

启示:凤县因地制宜,眼睛盯着蓝天,开视界,铺财路。凤县研判国家出台的新政策,抢搭政策的“顺风车”,把人人司空见惯的西北风、东南风,变成了生钱的风、富县的风。

 

以诚求成 劲吹服务之风

 

虽说,风电项目就是大风刮来的钱。但是要想让这些风电发电机,顺利安放到海拔2000多米的秦岭之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力文作为龙源风电凤县项目部经理,从测风、签约、再到一期、二期建设直接亲历者,回想起一期工程的施工难度,现在依然记忆犹新。他介绍,风电机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重达65吨的机舱、3截组成总重135吨的塔筒和3片各7吨的风叶,由于这是他们公司首次在秦岭山脉投建风电项目,没有任何经验,安装点都是靠工程技术人员用脚一步一步量出来。“虽然千难万难,但是有了当地各级政府保姆式的服务,我们的项目得以如期推进。”刘力文说,该项目作为省、市、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给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为项目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确保项目攻坚工作取得预期目标,凤县把“保姆式”服务融入项目建设的管理机制之中,成立了专门的龙源风电凤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在项目报批过程中,建立了项目包抓定期联系制度,每周与龙源风电项目负责人联系一次,询问项目审批进度,并进市、上省协助办理龙源风电项目有关审批手续。在项目进入建设阶段时,协调解决林地征占用、与农户协商占用补偿等实际问题,极大地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作为龙源风电凤县项目的主要责任单位,凤县林业局局长张永程告诉记者,只要项目遇到任何难题,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帮助协调解决,在建设的这两年多时间里,所有难题都是不过夜。

 

由于每个叶片长40米,在运输过程中,难免要对本就狭窄的道路进行改造,特别是要砍掉一些树木。施工方当时想,由于凤县人爱树如命,道路改造肯定会遇到阻挠。但是,现实却是,当地百姓非常支持这一项目的建设,不仅加入到建设大军中,也没有发生一起因补偿节外生枝、阻碍施工的事情。“这个项目建设时,我们可以在家门口打零工,而且征地等赔偿及时得以兑付,路也比以前好走了,整条沟也有手机信号了。这样的项目,我们肯定支持。”说起这个项目建设带来的变化,凤县河口镇陈家岔村五组村民王金成感触颇深。“在凤县建设风电项目这两年多来,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里的投资环境好,服务高效,这是我在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遇到过的。”刘力文说。

 

经过建设者的努力,在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3年6月29日,以马头滩风电项目实现首台风机发电为标志,一期33台风机全部安装并网发电。

 

启示:自然界的风是风,人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也是风。招商引资最怕一阵风、缠脚风。雷厉风行,才能安商;风雨无阻,才能双赢。否则,再好的签约项目都可能风流云散。

 

以商引商 产业风起云涌

 

龙源风电凤县项目的风机并网发电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上网电量5000万度。看到巨大的经济效益,一大批风电企业蜂拥而至,都想在宝鸡抢占“风口”。

 

2013年初,浙江运达风能发电公司来到凤县考察,在位于双石铺镇和红花铺镇的两处风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测试,最终,两处的风速和电网接入等各项指标符合建设要求。随后,他们牵手亚洲最大的发电公司——华能新能源公司,决定在凤县投资建设年发电总量为10万千伏的丰岩风能发电厂。

 

据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凤县招商服务局获悉他们公司拟在陕西投巨资建设风力发电项目后,先后多次邀请公司负责人来凤县进行考察。较为完备的规模风电场开发条件,以及县上有关部门热情的态度、细致的服务,都让他们十分满意。不过最终让他们下定决心在凤县发展风电事业,还是因为龙源风电凤县项目从达成意向到进入建设阶段只用了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

 

紧接着,全球500强的西班牙歌美飒,决定在凤县投资9亿元建设风电项目。

 

陇县关山草原也成为风电开发的战场。北京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已经签订了总投资30亿元、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一期计划在关山草原油松沟及固关镇等地开发。

 

在王金成看来,他最感兴趣的是,马头滩风电项目准备打造成旅游景点,这样他们就可以经营农家乐了,他对未来充满憧憬。就在记者采访时,当地政府部门正在对道路进行整修、绿化,而开发成旅游项目的议题已经确定。

 

从宝鸡的实践可以看出,开发利用风能,可以降低国民经济对于石化能源的消耗,减少废气排放,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如今,高高的白色风电发电机,已经矗立在秦岭山梁,还有一大批设备正在紧张安装之中。凤县以能源风电为突破口,一下子招来6家风电企业,总装机容量为95万千瓦,形成了风电产业集群。宝鸡市委、市政府也把风电产业作为产业集群,周密规划,全力推进。随着宝鸡风电发电机装机容量的进一步增大,风能源产业将成为宝鸡转型发展之路上的一颗明亮的新星。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