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安徽省“组团”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2014-04-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拥有安凯、江淮、奇瑞这样一批能源应用产业的安徽省,在新能源领域又出重大新闻:在省经信委支持下,全省新能源企业牵头组织起来,“抱团”合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产业化步伐。2月27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安徽省江淮、奇瑞、安凯、国轩等16家单位领衔结盟,组织起集团化生产实现新能源的产业化步骤,未来将逐步发展搭建新能源汽车生产、科研、市场三大平台。

各自为阵 难成气候

安徽在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江淮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发应用的先驱。2010年底一次性投放591辆第一代纯电动车,作为城市上下班代步工具完全达到了设计的各项性能指标。江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第二代纯电动车,并于2011年底投放1000辆;2012年开发了第三代纯电动车,当年推广1284辆。 2013年共计推广第四代纯电动车 2476辆,至今江淮累计已推广5300多辆。

安凯客车是中国纯电动客车覆盖城市最广,示范运营数量最多,技术产品种类最全的新能源客车企业,在全国的示范运营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截至2013年12月底,安凯客车已有1800多辆新能源客车在北京、上海、合肥、大连、昆明、淄博、天津等35个城市示范运营和批量使用,其中纯电动客车数量市场占有率第一。

奇瑞针对个人用车市场推出的新能源汽车QQ3EV和M1EV。奇瑞MIEV是针对个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研发和生产的车型,电池质保5年/10万公里。M1EV的最大优势在于从设计上突破了充电难的壁垒,220V家用电源即可充电,最高时速可达120km,且纯电动续航里程达到了120-160公里,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日常代步使用。QQ3EV综合工况下单次充电最长可行驶120公里。

然而起步较早的安徽新能源汽车也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压力。专家分析说,安徽新能源产业形成事力组团发展是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携手发展 势在必行

新能源产业是国家重要战略决策的项目,在国家有力的引导和调控下,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安徽新能源产业基础良好,如何发挥现有优势,扬长避短,迅速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先机呢?专家们说,应当吸取国外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吸取特斯拉经验。

什么是特斯拉经验?著名企业家、江淮汽车集团原董事长左延安卸任江淮“一把手”后,一直在悉心研究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他说:“美国的特斯拉和费期科分别是新能源产业的两个著名企业,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的成功案例,而费期科却是失败最终被兼并的教训。特斯拉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新能源汽车可以产业化。 ”“安徽新能源汽车可以向特斯拉学习,不是学习它的价格,而是学习它的理念。 ”

巨一自动化董事长林巨广也希望,组建联盟能发挥共享和联合的作用,不仅对技术资源进行统计,也能在供应链采购环节进行资源共享。

“抱团”结盟 共谋发展

2月27日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上,16家成员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合巢经开区打造产值过千亿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大家根据自身所长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逐步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上、中、下游配套体系。

这16家联盟单位中,有江淮、奇瑞、安凯、国轩这样的“资深”企业,也有广通汽车、塞帕特汽车这样刚刚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星”。

为了打造产业基地,16家成员也明确了分工,合巢经开区将负责土地、基础设施、生产资料的保障;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安凯客车、合肥长安、广通汽车、塞帕特汽车等负责新能源车型开发;国轩高科、同赢锂电负责锂动力电池的开发和产业化;巨一自动化负责电机及电动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省工投公司在资金筹措、项目建设和运行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负责为落户基地工业项目提供贷款支持;省经信委、三十八所、合工大等单位也将给予一定的支持。

可以确信,安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春天即将来临。

分享到:

关键字:安徽 新能源汽车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