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川藏联网工程开工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4-03-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一声令下,全球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川藏联网工程于3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继青藏联网工程之后,又一项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重大输变电工程。

 

《经济参考报》在采访中了解到,川藏联网工程联接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是国家“十二五”支持西藏的重大建设项目。该工程将结束西藏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严重缺电和无电问题,对维护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同时,还将为满足今后西藏地区水电开发外送,实现资源优势转化发挥重要作用。

 

据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介 绍 , 该 工 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方 案 于2 0 1 4年1月 获 得 国 家 发 改 委 批复。工程包括:新建乡城至巴塘至昌都500千伏线路1009公里,新建昌都至玉龙、昌都至邦达220千伏线路512公里,新建巴塘、昌都2座500千伏变电站和邦达、玉龙2座220千伏变电站。工程总投资66.3亿元。

 

川藏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建设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

 

一是施工环境恶劣,建设难度极其大。工程先后穿越巴楚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河谷和高山丛林,沿线多为高山峻岭和无人区,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高山峻岭地段约占65%,地形陡峭,有些甚至就是悬崖。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工程全线地质破碎区段长度2×175千米,破碎区段铁塔共626基,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隐患大,大型机具功能作用难以发挥,施工建设极其艰难。

 

二是交通运输条件差,物料运送异常艰难。相比青藏联网工程,工程设备材料用量更大,沿线运输无铁路、高速公路可利用。包括铁塔、高压电抗器、主变压器等大件设备约40万吨物资,需经翻越多座海拔4000多米的大雪山及原始森林、冰川峡谷,超长距离运抵现场。工程全线约60%的塔位为车辆无法到达区域,只能架设轻型货运索道,索道架设规模前所未有。

 

三是高原生理健康保障困难。沿线大部分地区处于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强辐射等区域,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极易引发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疾病,治疗及应急救援十分困难,确保参建人员生命健康任务艰巨。

 

据了解,针对地质灾害和安全风险,国家电网公司及各参建单位已有针对性地作出详尽部署。目前,2万余名电力建设者陆续进驻现场,工程建设准备工作就绪。

分享到:

关键字:川藏联网工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