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我国掌握特高压交流标准话语权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4-04-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月26日,1000kV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作为我国首个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项目,在河南省南阳市通过国家标准委组织的专家组现场验收。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帅军庆在验收会上指出:“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形成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全面涵盖系统集成、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调试试验和运行维护等各方面,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特高压的创新突破,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在世界能源和电力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自主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标准

 

特高压输电代表了国际高压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标准可以借鉴,必须立足自主创新。因此,于2009年1月6日正式投运的1000kV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是当时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拥有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交流输变电工程。2009年12月,国家标准委批准在该工程开展“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大力推动标准化与工程实践和自主创新结合,积极探索标准化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新模式。

 

据介绍,开展示范以来,该工程通过实践建成世界一流的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完成180项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形成专利429项,建立包含7大类79项标准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体系,全面涵盖系统研究、设备制造、调试试验和运行维护等环节,并于2010年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同时,实践证明,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联结华北、华中电网,跨区输电能力从原来500千伏联网的50多万千瓦提高到500多万千瓦,五年多来一直保持安全运行。

 

已被推荐为国际标准电压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特高压交流标准电压已被推荐为国际标准电压,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先后成立了由我国主导的8个特高压工作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委员会(TC122)。我国成为继美、德、英、法、日之后第6个国际电工委员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国家标准委副主任方向指出:“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化示范项目突出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创新工作模式,促进了标准化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了工程规划、建设与标准化的同步发展;二是坚持自主创新,在国际上首个建立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标准体系,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大力推进我国标准国际化,带动了我国技术、装备和产业走出去,支撑了‘走出去’战略实施。”

 

帅军庆也表示:“标准化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行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制定标准抢占技术制高点,已成为世界知名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标准化成果正推广应用

 

据介绍,1000kV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示范项目形成的标准化成果,已在“皖电东送”(安徽淮南至上海的1000kV特高压交流)和浙北至福州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保障特高压工程安全稳定运行、促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同时,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相继成为国际标准,特变电工、平高电气等我国制造商研制生产的特高压设备在印度等地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为“推广中国标准、唱响中国装备”奠定了良好基础。

 

方向强调:“要继续坚持标准化与工程实践、自主创新的紧密结合,发扬示范成果和经验,更好地发挥标准化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关键字:特高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