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北京和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给重庆敲响了警钟。重庆地处盆地边缘,不利于污染物自然净化,一直有 ‘雾都’之称。现在重庆的煤电装机占比60%,这几年用电负荷以15%的比例快速增长,若不加快特高压入渝,提高外来电比例,就只能上火电,届时恐怕雾都重庆就得变霾都了。”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孟庆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10年前,记者在采访时任天津滨海供电公司总经理孟庆强时,他的思路是要以坚强电网、优质的供电服务支撑滨海新区腾飞;如今执掌重庆市电力公司,他的目光聚焦到了重庆的清洁发展上来,以特高压把四川的水电送到重庆、大力发展重庆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积极服务新兴能源并网。孟庆强说,在重庆工作一天,就得想着怎么为重庆的清洁低碳发展做点事情。
记者:我注意到,去年您提交大会的建议是《加快推进特高压通道建设,保障重庆电力可靠供应》,今年您的建议也和特高压有关,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连续两年都把关注点落脚在特高压上?重庆真的那么迫切需要发展特高压吗?
孟庆强:重庆对特高压的需求,已不能用迫切来形容,而是刻不容缓。尤其是这两年频繁出现的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重庆发展特高压,已不是保障电力供应的问题,还包括环境治理的需要。到2015、2020年重庆分别存在200万、3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缺口;如果算上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缺口可能进一步增大。
另一方面,四川有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新疆有着丰富的煤电资源,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建设雅安—重庆—武汉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川渝断面输电能力将提高到1200万千瓦,畅通四川水电送出通道,扭转重庆缺电局面;远期规划新疆哈密北—重庆±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工程,新疆火电送渝能力将达到800万千瓦,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我认为,通过特高压入渝,可大幅提升能源跨区域优化配置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重庆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对优化重庆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那从环境治理的角度来说,特高压入渝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孟庆强:很重要。众所周知,重庆地处盆地边缘,空气湿度较大、流动性差,平均风速0.78~1.1米/秒,不利于污染物自然净化,环境承载空间有限,易形成雾霾天气。重庆市火电装机占比60%,火电年均消耗标煤1580万吨,约占全市总耗煤量的1/4,年排放二氧化碳约2880万吨、二氧化硫7.2万吨、氮氧化物8.3万吨。一旦雅安—重庆—武汉特高压、新疆哈密北—重庆特高压工程建成,将大幅提升外电输送能力。若考虑通过新增特高压交直流受电400亿千瓦时,预计每年可替代标煤17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00万吨、二氧化硫8万吨、氮氧化物9.2万吨。所以我建议国家尽快完成雅安—重庆—武汉特高压工程核准,力争尽快开工建设、早日投运;尽快同意开展新疆哈密北—重庆特高压工程开展前期工作。这个建议我征求了全国人大重庆市代表团半数代表的意见,现已有超过30名代表同意与我联名。
记者:您一直强调要推动重庆的绿色低碳发展,那么近年来重庆市电力公司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孟庆强:首先是全力支持新能源的100%接纳。其次是实施节能调度。对于大容量、高参数、能耗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低的机组,优先调度上网。第三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现在电动汽车发展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充电不方便,消费者不敢买。作为电网企业,我们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已经建成200个充电桩、12个充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