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政策“热捧”新能源汽车 何故市场反应迟钝?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2014-02-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频现,让新能源汽车推广不时成为热门话题。北京、上海、合肥、芜湖等多地相继出台各种政策或酝酿出台相关政策,以加大当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但从实际推广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

多地政策“热捧”

北京“两会”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好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建设,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上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2013年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上海将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和使用强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安徽、浙江多形式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安徽合肥出台了 《合肥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扶持新能源私人消费。芜湖市本着政府公务车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为普通消费者做表率的要求,公务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结合芜湖市公务用车改革,以租赁新能源汽车模式逐步取代燃油用车。浙江杭州市经信委汽车处处长何秀林表示,未来两年,杭州计划推广6000辆新能源汽车,其中2014年将推广1000辆。

多地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且在2013年的9月份中央财政出台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新一轮补贴政策,尽管如此,整个201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仅销售1.76万辆,其市场培育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依旧在政策的支持下坚定前行,但政策热、市场冷的格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电池“不给力” 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电池决定新能源汽车能够跑多远。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伴随着各项政策利好的频繁出台获得了极大发展,但由于受到电池的限制,发展瓶颈一直未能解决。消费者普遍担心汽车续航能力不足,购买意愿不高,企业的生产意愿也随之下降。新能源汽车也由此陷入了市场推广难的恶性循环。

研发无序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近20年来,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车研发方面,采取的主要是跟随战略。据统计,我国已有近100家汽车生产企业,开发出1000多款节能与新能源产品。到2013年底,我国累计生产电动车近9万辆,包括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整车。从发展阶段看,近百家汽车企业,开发出了千余款节能与新能源产品,这无疑是个重要成果,但从行业集中度来看,我国有1000多款产品,这说明我国有限的研发资源太过散乱。 然而来自权威部门一组最新的数据表明,各地过度散乱的研发推广现状,将很可能使我国节能与新能源车重蹈传统汽车产业落后之辙。

2013年国内雾霾天气频频发生,全国各地的严重雾霾天气,无形之中倒逼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向前发展,为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治理,绿色、环保、高效已成为国内汽车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汽车企业的有效出路。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