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电动车上路需多方支持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4-04-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在新能源车“十城千辆”计划等政策的推动下,许多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计划,电网企业据此布局建设了充换电设施。但由于部分地区电动汽车推广计划未能按期落实,造成了充换电设施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另一方面,有的老旧小区用户想买电动汽车,充电桩却解决不了。电动汽车与充换电设施不匹配,耗费资源,电动汽车上路的好事也难办。

 

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千人汽车保有量达700辆,而我国不到100辆。也就是说,对许多中国家庭来说,电动汽车将是第一辆车,我国电动汽车用户对网络化、服务支撑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将更高。因此,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要跟得上需求,必须要统一标准、统一原则、适度超前。

 

电动汽车具有随机性、移动性的负荷特性,无序建设充换电设施,将给电网带来很大冲击;充电机会对电网产生谐波污染,如果不治理,不但影响电能质量,还会危及电网安全……因种种原因,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是电网企业的重要责任之一。但是,电动汽车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完善程度、充换电商业模式的选择,更是由技术进步、市场发展、客户需求等多重因素来决定的。例如,电动汽车产业链到了下游流转不灵,电动汽车卖不出去,当然有电动汽车性能不如汽油车、成本较高、续航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充换电服务跟不上是重要因素之一。

 

充换电设施在实施过程中,其规划、建设以及与示范车辆、线路衔接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如选择在新建普通小区建充电桩,首先需与开发商对接协商,但许多时候并不顺利;在已建成的小区内建充电桩远不是“地面上打几个孔、固定充电桩,再拉一根电线过来”那么简单,申请者往往会在物业和业委会遇阻……

 

当前,正值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机遇期,不仅需完善充换电服务网络,兼顾电池企业、汽车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厂商等各方利益,还要协调好央企、民企、地方政府等各方关系,多方支持,形成合力,才能让电动汽车上路。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