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四川两万户无电农户拟通过光伏发电装置实现通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发布时间:2013-11-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今年6月,公司与无电人口较集中的四川、青海、新疆、西藏、甘肃5省(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共同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协议,明确了双方责任。其中,公司负责解决42.9万无电户176万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其余由相关发电集团及新能源企业采取光伏分散供电的方式实现通电。

 

此次四川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过程中,有两万户无电农户拟通过光伏发电装置实现通电。通过论证对比可以发现,在部分偏远山区,电网延伸困难,使用光伏能源方式解决用电问题,不仅工程投资大幅节约,施工难度也大大下降。

 

在阿坝州内,部分远离村寨的农牧民,还存在电网延伸无法解决照明用电的问题,这种情况在阿坝、壤塘、红原、若尔盖等草地牧区县特别突出,牧民居住点随季节变化而迁移。

 

“用电网延伸解决牧民用电问题,在实际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10千伏线路延伸过长,负荷轻、投资大;低压线路供电半径普遍超过1公里,电压质量无法保证,往往延伸1〜2公里的低压线路,也只解决一两户人家的用电,毫无经济性可言,且后期维护成本较大。”龙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龙洲还特别说明,随着政府实施的农牧民定居行动的工程实施,大部分农牧民都迁入了定居点,用电网延伸的方式解决了牧民定居点的用电问题。但对部分边远地区的牧民如果还采用电网延伸解决,不论投资大小,在后期如果这部分农牧民迁居后,那投入的资产损失将会很大,因此,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解决边远农牧民的用电比较经济。

 

以甘孜州白玉县绒盖乡协达村为例,该村有无电户36户,其中大多数用户都有冬季、夏季牧场,也就是有冬季、夏季住所之分,并不是全年都固定在某处居住,且冬季住所较为固定,夏季住所较为分散。该村距离绒盖乡附近10千伏电源点最近约13.46公里,各户居住特别分散,用电负荷主要为照明、电视和打酥油茶等所需,负荷不到2千瓦,即使冬季取暖,负荷也才达到3〜5千瓦。如果通过电网延伸方式解决这36户牧民用电,工程总造价预计为338.55万元,户均9.4万元。

 

记者通过统计数据对比发现,如果采用光伏发电方式,安装功率为0.4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每户投入约1万元,36户只需要36万元,而且可以满足每户的基本照明、看电视和打酥油茶的需要。

分享到:

关键字:四川无电地区 光伏发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