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未来2年西藏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将投53.96亿元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发布时间:2013-11-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火的使用以及其伴随而来的光亮使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电的使用使人类进入现代社会。

 

由于西藏自然条件、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因,西藏电网发展滞后,电网规模、覆盖面小,供电人口少,电力紧缺矛盾一直比较突出。目前,西藏农牧区用电主要依靠主电网延伸供电及主电网外小水电、太阳能光伏电源供电。

 

今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与西藏自治区签订了《关于共同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协议》和《关于西藏自治区国家电网覆盖区域农电代管框架协议》。通过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扩大主电网覆盖面积,投入资金71亿元,新增供电客户11万户44万人。到“十二五”末,西藏主电网覆盖将达到58个县,供电客户达到52万多户,供电人口达到218万多人。

 

“国网西藏电力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工作会议精神、3月28日关于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专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与政府签订的无电地区建设协议,及时调整建设时序,2013年在建项目17项,总投资23.61亿元,计划新开工22项,总投资28.29亿元,争取再开工6项,总投资12.36亿元,年内计划投产23项,全年力争完成投资42.51亿元,新增供电客户75893户312679人。”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晓明对本刊记者表示。

 

在西藏班戈县普保镇牧民扎拉家里,电冰箱、电视机、收音机、电打酥油机、电高压锅等样样俱全。扎拉是普保镇格色居委会合作组织的致富带头人,这个合作组织拥有一家奶制品加工厂,“在正常供电后,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生产。”扎拉说,“以前靠柴油发电,一天要烧10公升柴油,发电成本高不说,遇到发电机出现故障,加工的牛奶都会坏掉。”

 

“那曲地区班戈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的建成投产,彻底改变了班戈县缺电的状况,改善了我们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原来县城的光伏电站及柴油发电机每晚只能供应4个小时的电能,其余时间均在黑暗中度过。”班戈县副县长李正斌对本刊记者说。

 

记者在班戈县街头看到,新盖的楼房已经装上了空调,不少农家房顶都有卫星天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还加速了班戈县乡镇企业和县办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步伐。

 

“明年我打算盖起二层楼房开宾馆,全部通上下水,还要在房间里装上暖气片。”扎拉说,“以前电压不稳定时,这些想都不敢想。”他还打算投入26万元把牛奶加工厂扩大规模,同时储存冷冻牛羊肉等。说起未来的规划,扎拉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今年我们合作组织的收入已经有一百多万元了。”

 

普保镇杰布多居委会的旺青开了一家砖厂,以前靠柴油发电一年只能生产4万至5万块砖,今年产量达到了14万块。按照每块砖0.5至0.8元的利润计算,今年他的砖厂至少增加7万元的收益。工人的日工资也从去年的60元增加到今年的120元。“我们有24个工人,两个搅拌机,今年光工资就发了10多万元了。”旺青对本刊记者表示,为了表示对国家电网的感谢,他特意穿上了隆重的民族服装。

 

我的责任

 

那曲地区班戈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于2012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12月竣工投产,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目标。该工程被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推荐为国家电网公司“农网百佳工程”。

 

对班戈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进展的顺利,国网那曲地区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席元寿认为,国网赴藏的帮扶干部功不可没。

 

那曲地区的农网帮扶人员共有三名,来自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的宋建就是其中之一,他主要负责物资管理和工程建设。

 

宋建2012年5月8日来到那曲,进入那曲的第二天,他就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开始了紧张的农网帮扶工作。因高原反应加上过于劳累,7月5日晚,宋建突发双耳失聪,第二天被送至西藏军区总医院。双耳失聪是一种高原病,是身体对高原气压的一种应激反应。四天后他痊愈出院,也没有休息,又立即投入了农网工程物资评标工作。

 

去年9至10月份,班戈县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接近尾声,为了核实工程量,做好结算准备工作,宋建等三名帮扶人员联合业主项目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了竣工测量。为了尽快完成测量工作,他们朝发夕至,自带干粮,中餐在野外解决,直到晚上10点才能赶到驻地,测量累计行程600多公里,复测线路437.42公里,清点水泥杆8000余根,铁塔13基。

 

对于其他同事对他的评价,宋建却很腼腆,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我们是来工作的,就要好好工作。毕竟帮扶时间有限,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就在来西藏帮扶的一年半之内,宋建的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父亲突发中风,家里人为了让我好好工作,都没有告诉我,直到我父亲出院之后,有一天我往家打电话,是他接的,因为中风,他说话不清楚,我才知道。而我母亲为了照顾我父亲,也累病了,腰间盘突出非常严重。”宋建说起来眼圈红了,“我非常感激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是公司派车每天接送我母亲去做复健治疗,直到病情好转。也正是因为有了公司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更好地、安心地工作。”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发展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人才短缺。农网帮扶干部是国家电网公司根据西藏电力公司需求,从各网省公司精心挑选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较高的管理、技术骨干,赴藏开展农网建设工作。他们为西藏公司农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解决了西藏公司人才紧缺的问题,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三是推进了西藏地市电网公司农网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建立。”刘晓明向本刊记者介绍道,“第一批16名农网帮扶人员分别在国网西藏电力本部、各地市电力公司从事农网建设管理工作,在他们的帮助、努力下,能够基本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目前西藏农网建设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西藏日喀则、山南、昌都、那曲地区等农网建设工程中的10个县已陆续通电。第二批36名帮扶专家也于今年7月底赴藏,现正与第一批帮扶人员进行无缝对接,将在藏开展为期两年的帮扶工作。”

 

期待与努力

 

同在那曲地区的巴青县居民明年就能用上和班戈县一样的“稳定电”。作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一部分,那曲地区索县至巴青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今年4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年底可投入使用。

 

“现在只有两个小水电厂,总装机1550千瓦,远远不能满足本地的用电需求。今年4月份,得知藏中电网索县至巴青县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的消息,我们全县5万多群众都非常高兴,也非常支持和拥护。”巴青县县长达瓦说,“县内110千伏变电站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左右,硬件设施已经完成,在征地施工等各方面没有受到一点阻挠。因为大家都热切盼望能用上稳定可靠的电,让我们的生活从原始的酥油灯照明转变到用电的现代社会。”

 

巴青县盛产冬虫夏草,走在县城内,随处可以看到卖虫草的门店。达瓦说:“巴青县现在人均收入5500元左右,明年通电之后能达到8000元。”

 

那曲地区位于藏北高原,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高寒缺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多大风天气,年平均气温为零下0.9~3.3摄氏度,全年气候干冷,无绝对无霜期。在这里,打火机、电脑、DV机等许多机器都会产生高原反应。

 

在索县至巴青县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组塔架线,“这里每年的黄金施工期只有5月~10月,短短的五个月时间,冻土层能达到2.8米深,挖塔基的时候往往要挖一点然后烧牛粪,等冻土层化一点继续挖,一个坑要这样好几次才能挖好。”席元寿介绍说。

 

根据‘十二五’农网建设规划及国家电网公司与西藏政府签署的《关于共同加快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协议》,2013年~2015年,西藏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计划投资53.96亿元,通过主电网新增延伸覆盖18个县,新增供电范围150个乡1146个村,新增供电客户9.84万户,新增供电人口38.73万人。

分享到:

关键字:西藏 无电地区投资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