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新的重要机遇,能源需求将持续攀升。反观该省能源供应,由于省内化石能源匮乏,水电资源基本开发完毕,未来能源保障面临严峻形势。基于此认识,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正民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了“关于加快建设外电入鄂特高压通道,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电力保障的建议”。
据尹正民介绍,2013年夏季,全省最高电力负荷达2923万千瓦,较历史最高水平增长8.3%。预计2015年、2020年,全省最大负荷将分别达到3660万千瓦、5200万千瓦,“十二五”、“十三五”分别需要从区外接收电力1050万千瓦和2600万千瓦。
然而,湖北化石能源匮乏情况又广为人知。据统计,全省煤炭储量不足全国的1%,煤炭购入量占煤炭消费量的90%;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占全国的0.8%,原油购入比例达92%;天然气储量仅占全国的1.2%,基本靠外省购入。
“祸不单行”的是,本省水电资源基本开发完毕,枯水期水电发电能力严重不足。湖北省一次能源长期面临“煤缺、油少、气乏、水尽”局面。
尹正民同时指出,国家加快推进五大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甘肃、蒙西、新疆等地纷纷加快风能、太阳能等大型能源基地开发进度,由于就地消纳能力有限,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特高压作为一项科技创新技术,具有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占地少、联网能力强的优势。很多东部发达省份在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严控火电建设项目的压力下,纷纷加大了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工作力度。”尹正民表示。
尹正民透露,自2009年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产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累计向湖北地区送电200多亿千瓦时,有力缓解了湖北省用电紧张时期的缺电局面。“经过几年来的成功应用与实践,特高压电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远距离能源输送方式,尤其是特高压联网以后,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尹正民说。
事实上,湖北处于全国特高压电网规划通道上,地理优势十分独特。据此,尹正民认为,应着眼长远进行能源综合保障体系建设的战略布局,加快外电入鄂特高压通道建设,增强湖北接受外部电力资源的通道和能力,从根本上保证该省能源和电力供应。
鉴于以上情况,尹正民建议国家尽快核准雅安-武汉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工程,保障四川等西南地区水电资源能够畅达湖北。同时,尽快同意蒙西-荆门-湘南交流工程和蒙西-武汉直流工程开展前期工作,为湖北省接受内蒙古等北方能源大省火电资源创造条件,切实保障湖北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