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混合动力公交车如何改变中国交通

作者:大卫·比尔略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4-01-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对济南的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而言,噼噼啪啪的电火花标志着一段行程的开始(或结束)。由于有众多泉群,“泉城”(济南)尚未建地铁,在东西跨度达20余公里的市区,400多万人依赖公交车出行。

济南的替代能源公交车是中国863计划的一部分。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预防致命交通事故,中国对此类替代交通工具寄予厚望。但在一个汽车保有量以每年30%速度递增的十几亿人口大国,此类措施到底能产生多大影响?

一个好消息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系统将抑制中国航空市场的扩展速度。坏消息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航空市场的持续增长几乎不可避免,而随之而至的是空气污染加剧。

火车与飞机的竞争同样适用于公交车和小汽车。济南的柴油混合电动公交车很吵,它呼啸着从这一站驶往那一站,为我们勾勒出从老人到普通学生的济南人的生活横截面。此外,中国还有全电动公交车、使用液化天然气的长途客车、卡车和出租车,甚至燃烧压缩天然气的私家车。

使用这些“新能源车辆”意在抑制灾难性的空气污染。但面对持续增多的私家车,即便是最有效的控制工业排放的努力也无法奏效。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甚至拥有两辆汽车——比其子女还多。

中国的交通革命肇始于无处不在的自行车向遍及全国的汽车转变。如今,这场革命仍在进行中,这意味着从严重污染到相对环保和高效的交通工具都在增多。中国将同时拥有汽油动力汽车、电动公交车、高铁和飞机。除非经济崩溃,什么也不能阻止中国发展,因此,唯一的希望在于节制:多一点火花四溅且吱呀作响的电动公交车,少一点排放更多空气污染物的汽车。

分享到:

关键字:混合动力公交 中国 交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