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13年12月30日12时,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德昂乡唐什加村的村民像过节一样高兴,纷纷围拢到变压器旁,亲眼见证村庄第一次通电的幸福时刻。
唐什加村170多户牧民家里原灯亮了,也意味着2013年度青海全省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全部顺利完工,这一年,全省有9642户3.92万人的用电问题通过大电网延伸得以彻底解决。
位于黄河岸边的唐什加村是一个藏族牧民村落,这里风景秀美、民风朴实,这里海拔在40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乘车进出要绕行50多公里的山路,到了夏季黄河涨水或冬天浮冰季节,道路就会中断,牧民群众进出村庄要先乘坐大铁船过黄河,交通极为不便。
受自然和交通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唐什加村通电工程施工难度极大。来自国家电网青海果洛供电公司的建设者发挥聪明才智,在黄河上架起飞索运送电杆等物资,用牛粪煨火在冻土上开挖电杆基坑,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施工,最终赶在新年到来之前给村民通上了电,兑现国家电网人向村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整个施工过程得到了村民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施工队的车无法进入村庄,村民就用自己的车免费接送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在取暖做饭和煨杆坑时需要牛粪,村民就把自家晒好的牛粪送了过来。国家电网施工人员感动于村民的无私帮助,克服高原缺氧和极寒天气困扰,主动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按期完工并顺利投入运行。在青藏高原的冬季,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上演了一幕幕温暖的民族团结进步佳话。
通电前,唐什加村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只有一部分牧民家里安装上小型太阳能光伏电源,天气晴好的时候,每天可以有2-3个小时的照明用电。国家电网施工队的进入让村民看到了光明,许多牧户预先购置了电视、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为了让村民掌握必要的安全用电知识,通电当天,国家电网青海果洛供电公司派出了全部懂藏语的员工,现场给村民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发放了藏文版的“安全用电”手册,深入到牧民家里,逐户排查室内布线和开关刀闸情况。
变压器刚刚合闸成功,所有在场的电网员工就被牧民群众“抢”回了自己家中。牧民单增家聚满了兴奋的村民,达日县供电所所长尼谢手把手的教大家调试新电视,“瞧,可以收看十几个频道呢,”单增高兴地说。我要赶快把冰箱买回来好放肉,赶快把洗衣机买回来,老婆洗衣服的时候手就不凉了。话音落地,整个山村都充满了幸福的笑声。
聪明能干的年轻牧民尕忠则另有打算,他指着离自家不远的草滩说,村里通电了,我们的生活将会越过越好,明后年周边更多的牧户会搬来定居。他计划在村里办个砖厂、开个铁焊铺,即能增加收入,也能帮助乡亲们建房定居。
根据省委省政府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作总体部署,2013年至2014年,国家电网果洛供电公司将通过电网延伸的方式,逐步解决2488户、9672名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配合光伏项目发电项目的实施,最终在2015年实现全州户户通电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