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年均两位数的石油消费增长,是导致我国雾霾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缺油是四川资源赋存的突出特征,长距离输油也是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否降低对石油的过度依赖,也直接关系四川经济的竞争能力。四川的汽车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基本上都是传统的燃油车。在供求紧张的局面改观前,开发LNG汽车缺乏足够的天然气支撑。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和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力开发和普及电动汽车具有客观必要性。
目前,国内之所以对电动汽车的开发还存在争议,就是因为在采用煤电的前提下,电动汽车的间接污染将超过燃油车的直接污染。但对四川来说,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电动车完全可以不用煤电,而是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水电。与缺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四川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四川水电不仅在总量上完全可替代火电,丰枯调节能力也大幅提高。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以电代油,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四川作为全国第一水电大省的突出优势。得天独厚的水电资源,加上汽车制造、锂电池和钒电池等方面的产业基础,使四川开发和普及电动汽车具有现实可能性。
以社会协作度更高为突出标志,电动汽车代表了汽车工业新的生产力。为适应新的生产力,应采用“车电分离,换电为主”的新型运营模式。
发展电池运营商。鼓励组建专业电池运营公司,负责充电、出租、更换和回收的电池全程运营。电池约占电动车全部成本的三分之一,电池变买为租,将大幅降低购车成本。以更换电池替代车主自行充电,将使电动车使用变得简单。运营商负责统一回收,将有效避免报废电池造成的污染。
扩大峰谷电价差。鼓励电池运营商利用低谷时段的低电价集中充电,可在改善电网运行条件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充电成本。确保电动汽车的电费支出显著低于燃油车的燃油支出,激发车主使用热情。
布局换电站。首先在大中城市布局换电站,配备专业的换电设备,确保汽车能在十分钟内完成换电流程,减少车主的等候时间。在大中城市运营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省布局换电站,为电动汽车在全省范围内普及创造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