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可穿戴设备为何火不起来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3-12-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手游概念今年在A股市场被爆炒,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开始回调。不过,科技类还有一个概念依旧在被资本所追捧,就是可穿戴式设备的概念。

可穿戴概念股的龙头股深圳奋达科技(002681,股吧),自11月1日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130.13%,也带动了其他可穿戴概念股票不同程度的上涨。而奋达科技11月27日到29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股票交易异常波动,12月2日开市起停牌接受核查。

12月3日晚间奋达科技披露停牌核查结果,提示了包括公司可穿戴电子产品尚未形成销售收入在内的多重风险,4日开始复牌后当日跌停,12月5日也继续跌停。

与手游概念不同,手游可以真正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优秀的游戏公司仍然可以带来实打实的营收;而可穿戴设备,却是一个在赌未来的概念。即便这是一个被称为“下一个移动互联网”的趋势,未来会是怎样,没有人能清楚地知道,一切还很模糊。

纵观整个市场,除了三星、索尼等大厂商推出智能手表,已经进驻了这个行业之外,也有其他拿到投资的公司在做可穿戴式设备。智能手表行业人士告诉我,目前国内公司推出智能手表,基本上销量都不是很乐观。

事实上,可穿戴设备整个行业仍在摸索,现在已经进入的厂商实际上都在卡位,看看大浪淘沙之后自己是否还能生存,并且抓住以后的机会。

但这是一个与智能手机兴起的移动互联网完全不同的市场。智能手机是在解决了人们的通话需求之后,带来了功能十分广泛的应用;而穿戴式设备目前来看能够实现应用有限,许多功能都能由智能手机所替代,甚至需要依附于智能手机。正如以定位技术为基础生产可穿戴设备的凯步关爱创始人张明对说的,“都已经穿了鞋,还需要鞋套干什么?”

如果要让可穿戴式设备取代了智能手机,目前还有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首先是智能手机的电路板还未能将体积缩小得像手表一样的大小;二是这么多年电池领域都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更新,使得设备的待机时间是一个瓶颈。即便出现了软性电池,可以将电池尽可能地蔓延在穿戴式设备的周边,加大电池的容量,但是目前价格还十分昂贵,很少企业在使用这种技术。如果一个穿戴式设备要脱离手机进行独立运算,需要进行更多的延伸,包括定位、以及基站的数据传输所导致的耗电量问题。

或许技术层面的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解决,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是设备的应用场景。许多穿戴式设备,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都只是好奇,由于没有十分确切的应用场景,兴趣周期大概就在一个礼拜左右。智能手表的应用场景是什么,还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答案。

有些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场景是可以想象的。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可以用Nike+等设备来改进自己的训练。但是能够让老百姓持续使用穿戴式设备需要两个特点:一是能够真正解决普通用户日常生活的刚性需求,比如健康医疗、定位等;二是与通过数据监测之后进行数据挖掘的背后行业与之配合,譬如说在监测到了人们身体上的数据之后,是否能够有专业的医疗机构来配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市场并不适合创业者进入。笔者通过深圳一些制造厂商了解到,今年以来也有许多创业小团队打算进入这个行业,但是由于单子太小,所以他们也不接。而即便解决人们的刚需问题,与垂直细分行业如何进行合作并且进行推广,没有技术和资金门槛的创业者也敌不过手上有资源的传统厂商。

分享到:

关键字:可穿戴设备 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