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中国-中东欧合作框架成形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3-11-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5-29日访问罗马尼亚,并与中东欧十六国总理会晤,共同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这标志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框架开始成形。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是在2012年起步的。去年4月2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波兰华沙开启此项会晤机制。中国与中东欧之间的历史渊源,对推动合作功不可没。

 

二战后,中东欧许多国家都曾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直到前苏联解体前后,这一地区才发生政治变革。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温家宝当时表示,多年来,虽然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和中国人民始终铭记中东欧国家曾经给予的宝贵帮助和支持。

 

当时,温家宝提出了推进同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十二项举措。在今年的会晤中,这些举措得到完善,更加系统化。根据《布加勒斯特纲要》,合作领域确定为投资经贸、金融、交通物流、科技创新、环保能源和人文交流。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的存在,显示出合作机制常态化的战略取向。在中国的外交战略中,这与“金砖”合作机制具有相似的特征。“金砖”机制的协作效应已经在联合国气候谈判、IMF份额改革等不同场合和议题上鲜明表现出来。

 

而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机制化、常态化还处于起步时期。经贸领域是目前合作的着力点。李克强在出席此次领导人会晤时,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双方合作提出了六点建议。其中,第一点便是“做大做实经贸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就为此定下了议事日程。

 

2014年被确定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投资经贸促进年”,一些将要在促进年框架内的行动计划也同时公布,包括举办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在中国举办中东欧国家商品展;在中国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研讨会;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推介会;在捷克举办中国投资论坛等。

 

李克强也是在一个颇为微妙的时间访问中东欧国家的。值得注意的是,中东欧十六国的现状是,既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等非欧盟国家,也包括波兰、罗马尼亚等欧盟国家,且欧盟国家占多数。同时,乌克兰、白俄罗斯等非欧盟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千丝万缕。

 

这意味着,在这一地区,中国需要兼顾多种双边和多边外交关系,包括与欧盟和俄罗斯。欧盟继续东扩的步伐愈加紧密,目标是朝着波兰、罗马尼亚以东的前苏联国家前进。故而俄罗斯对欧盟的动作非常敏感。欧盟也在2009年专门为此开启了“东部伙伴关系”战略,主要从经济上深化与东欧和西亚的非欧盟国家的关系。

 

显然,对中国来说,中东欧的情况要比“金砖”国家更为复杂。因此,从经贸合作入手也是现实的选择。总部设在巴黎的中文报纸《欧洲时报》分析说,从李克强此次高调为中国装备、制造代言,毫不客气地从东边再开一扇通往欧洲的大门,再次说明中国合纵连横而不排他,全方位自信外交的日渐成熟。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 中欧 合作框架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