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天威保变的自我救赎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OFweek智能电网 发布时间:2014-03-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天威保变的一则公告,惊出了公司债市场“一身冷汗”。天威保变称,根据相关规则,“11天威债”已被上交所取消质押回购资格,并暂停上市交易。造成如此结果的,是先前其发布了不景气的业绩。

从去年开始,天威保变就处于亏损状态,在去年的天威保变第三季度财报中,天威保变受累新能源成为最大的“败家子”巨亏22.02亿元,而不得已“断臂”新能源而回归输变电行业。而今年的年报一出,天威保变的连亏还是让市场大吃一惊。

新能源成就了天威保变的“光辉到暗淡”

不能否认天威保变在此前的“光辉岁月”,2006年到2008年间,其业绩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2006年,净利润为1.4亿元;2007年,净利润为4.5亿元;2008年,净利润翻番至9.4亿元。三年下来,净利润暴增9倍。

天威保变在2008年的年报中,揭示了业绩暴增的“秘密”,“在国家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全国联网等政策背景和发展趋势下,作为变压器产业的排头兵,天威保变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另一项主业—新能源产业,也“蓬勃发展”。其控股的两家子公司天威英利和新光硅业,对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贡献率达到62.5%。这两家公司及其他几个新能源项目,主要围绕光伏和风电而生。

不得不说,天威保变的成功得益于新能源的蓬勃发展,然而,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暗淡,天威保变也随之开始亏损以及走向没落,2011年开始,光伏、风能产业陷入泥淖。天威保变在2012年的年报中,描绘了新能源的“落魄”景象。“光伏产业受国际市场环境恶化和‘双反’风波等因素影响,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全行业面临严重困境。”年报称,由于并网难问题,风电产业发展也同时面临困境。

如此大环境下,天威保变控股和参股的新能源公司,噩耗不断。去年6月,子公司天威硅业,因为欠银行107万的利息逾期,而遭到银行“索债”;此后,天威硅业对银行的2.65亿元贷款、对中国兵装集团的4.38亿元贷款,均无力偿还。天威保变则被债权人要求承担担保代偿责任。

输变电或成天威保变的“救命稻草”

在近日,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了《全球与中国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趋势》报告,报告指出,中国输配电行业在2015年前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15年的规模将接近3200亿元。

罗兰贝格公司的相关人士认为,中国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将面临智能化、融合化、成套化和海外化4大趋势。未来5年,中国智能电网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驱动一次设备领先企业积极与二次设备领导企业合作,打破分割的行业格局,形成明确的一二次设备融合的特点。

在输变电领域稳步增长的态势下,天威保变要做的就是回归输变电设备领域的发展,翻阅天威保变近两年财报也的确显示,公司输变电设备(变压器为主)营收在2012年和2013年总营收中的占比始终保持在9成以上。而且,与新能源业务连年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输变电业务营收2013年上半年大增91.64%,全年也维持40亿元的收入水平。

3月12日,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发来中标通知书,天威保变成功中标云南金沙江中游电站送电广西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金中直流工程”)14台±500kV换流变压器,中标台数达到招标换流变压器总量的50%,合同金额总计4.1亿元。

随着政策方将“加快实施跨区送电项目”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策略之一,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由此搭上了“治霾”顺风车,这将为国内输变电设备行业新增一块市场“蛋糕”。天威保变想要扭亏,除了要断臂新能源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能抓住在输变电领域这块巨大的市场。

 

分享到:

关键字:天威保变 输变电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