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是资源潜力大、技术基本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在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风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已在全球大规模开发利用。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内陆省份,风能资源相对丰富。根据河南全省风能资源初步分析和场址调查,河南7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在5米/秒以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可达1100万千瓦以上,在我国中部地区属风电开发潜力较大的省份之一。
当前,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风电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此背景下,河南省风电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欺发展规划》、《河南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30年)》,河南省发改委编制了《河南省风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在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的伏牛山和大别山区域,重点推进集中并网风电场开发建设;在风能资源较为一般的太行山和黄河河滩区域,采取集中并网、分散式接入与其他发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稳步推进风电场建设;在风能资源分散的区域,开展以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微电网示范工程,推动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的风电开发。
与此同时,受风力资源特性和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影响,河南风电开发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诸如局部地区风能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不均衡;风电随机性较强、可调度性较弱,随着风电规模扩大,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增大;风电开发与装备制造以及第三产业结合度不高,风电开发与装备制造还没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等。
对此,《规划》指出,将坚持积极发展和有序开发相协调、集中开发与分散发展相结合、风电开发与电网建设相衔接、市场开发与产业培育相促进的原则推进风电发展,到2020年实现风电规范化规模化开发利用,提高风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使风电在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上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