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0月12日,世界最大容量±500千伏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简称“溪洛渡直流工程”)正式向广东送电。这是继±800千伏云广特高压、±800千伏糯扎渡直流输电工程之后,云电送粤再增 “电力高速路”,对确保南方电网迎峰度夏以及促进东西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设计护安全
溪洛渡直流工程起于云南昭通盐津牛寨换流站,途经贵州、广西,止于广东从化从西换流站,线路全长2×1251千米。工程大部分处于高海拔重冰区,年平均气温11.3摄氏度,平均降水量914.6毫米。进入冬季后,工程沿线气温急剧下降,连续出现雾霾、冻雨、雨夹雪等恶劣天气,线路被冰雪覆盖,气候条件成为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
为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西南电力设计院(简称“西南院”)自2011年7月以来展开了溪洛渡直流工程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设计工作。两年间,设计人员经过多次集中设计和反复沟通,对该工程安全稳定计算所涉及的260个运行方式下46800个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稳定控制措施,编制完成了《溪洛渡直流工程(含送受端)、甘顶变及溪洛渡水电站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技术规范书》。
2013年5月,溪洛渡直流工程稳控系统内各个稳控站点的策略、直流稳控系统与直流控制系统之间的接口策略获得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调公司和超高压公司验收通过。该项研究成果攻克了直流孤岛运行、四极直流多重故障、南方电网交直流协调控制等难题,最终设计出经济可靠、安全稳定的控制系统,为溪洛渡直流乃至南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在工程勘测设计中,各设计企业创新创效,取得多项优质科研成果。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简称“广东院”)在换流站设计中,综合考虑施工运行需要,合理设计总平面布置,在国内外首次建立换流站智能辅助系统,实现智能联动,为申报优质工程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线路设计中,广东院在国内首次采用Y型角钢作为铁塔主材,降低了工程造价,并率先开展工程外部环境调查,摸查工程建设矛盾,700余千米的线路路径方案均未发生变更,为工程顺利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百日攻坚保畅通
云南昭通北部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恶劣多变的天气都成为制约溪洛渡直流工程施工的瓶颈。参与工程施工的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简称“广东火电”)和云南省火电建设公司(简称“云南火电”)先后克服地震、塌方、洪水、泥石流等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开展“百日攻坚”, 成功解决制约工程进度的多项难关。
广东火电承建的标段位于重冰区,塔位大多数位于高山上,材料运输相对困难,且交叉跨越较多,施工难度极大。据统计,该段共跨越500千伏线路2次,跨220千伏线路4次,跨越独木河1次。工程所在地区为20毫米冰区,每天早晚山上都是浓浓的大雾,能见度不足10米。在施工过程中,当地气温曾一度下降到零下4度,山坡和铁塔都被厚厚的一层冰覆盖。广东火电项目部员工伴随着常有寒风和小雨的恶劣天气,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重冰区架线施工。
云南火电承建的2标段工程,起于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桐坪村,止于镇雄县尖山乡长安村。新建铁塔160基,其中直线塔96基,耐张塔64基,线路长度61.113千米(折算成双回线路长度)。为确保工期,云南火电克服恶劣气候、复杂地形等诸多不利因素,按时优质完成了这一标段的施工,为该工程向广东送电赢得了时间。
溪洛渡直流工程是国内首个采用国内厂家生产的干式平波电抗器的±500千伏级直流输电项目,这13台平波电抗器由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制造。为了保证平波电抗器产品质量,该厂在溪洛渡平波电抗器制造过程中,从原材料准备、生产过程、工序间检验等各环节严格控制,对各个工序的质量进行把关,通过研发人员和生产检验人员的通力合作,实现了产品全部合格的优质目标。
依托溪洛渡直流工程,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自主研发的“直流换流站±400级微电流互感器”打破了国外产品对该市场的垄断,并被认定为湖南省2013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南京线材厂负责了±500千伏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12标、15标、16标、17标段金具生产供货,并在现场验收中得到好评。
西电东送搭彩桥
溪洛渡直流工程输电总容量达640万千瓦,相当于半个广州市用电负荷。创下多项纪录:世界上首次采用同塔架设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受送两端首次采用换流站合址建设,节约土地面积近1300公顷;世界首次在重冰区应用1035大截面导线;自主化设备100%等等。
西电东送作为区域能源合作的重要平台,包括糯扎渡和溪洛渡在内的“两渡”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对于加快金沙江、澜沧江水电开发,促进西电东送战略进一步实施,实现东西部资源互补、能源优化配置,保障东部省市区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中,中国能建还积极参建溪洛渡水电站、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直流工程、糯扎渡电站送电广东±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等多个项目,在西电东送能源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