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华为:技术上的弯道超车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3-11-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华为员工经常开玩笑称,正是多年来的危机感,让华为把西方公司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 ]

 

今年6月,首次参加日本Interop展的华为企业业务总裁徐文伟看上去心情不错。

 

这是因为华为在这次展会上重点展出的下一代数据中心级交换机CE12800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凭借业界最领先的交换容量和最高速转发性能,击败了思科等竞争对手,获得展会数据中心与存储类特别奖。

 

而在展会开幕前一天,还有竞争对手向展会组委会提出质疑,以现有技术做不出这样的产品,但是在看到华为提供的各种实物证明和技术细节之后,组委会决定授予华为大奖。这是华为企业业务发展道路上获得的又一项肯定和鼓励。

 

从代理交换器起步,华为用了20多年时间,终于在运营商市场成为前两大设备商,无论是以收入规模来衡量,还是以技术水平来衡量。

 

而在华为刚刚进入仅3年的企业业务市场,华为同样奋起直追,并在多个领域崭露头角,更富有想象空间的,是华为的芯片业务——海思半导体。

 

如果说,在核心技术上对外国产品依赖度太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软肋和短板,那么,目前已经是中国最大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的海思半导体则有望打破中国企业的空“芯”之困。

 

这背后正是华为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从追赶到超越,最终实现“弯道超车”的艰难历程。

 

17年追赶

 

“在路由器、交换机等电信网络传输核心设备领域,我们追赶了17年。”华为固定网络业务部总裁查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17年的追赶,华为认为已经实现了超越,“目前我们在技术上至少和这些领袖级公司站在同一水平线了。”

 

如果拿华为和思科的技术差距进行对比可能更加直观。据华为介绍,2004年华为发布10G路由器,落后思科4年,2006年华为发布40G路由器,落后思科2年,到2010年发布100G产品的时候,华为已追平对手,2012年,华为开启400G路由器时代,已经将思科甩在身后。

 

路由器只是其中的一个案例。2G时代,华为白手起家,最多只能算“小学生”,按照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说法,华为“误打误撞”进入了电信行业,完全谈不上什么技术积累。

 

不过从华为成立之日起,不管是收入高速增长,还是一度遭遇“华为的冬天”,雷打不动的一条原则是,华为始终将收入的10%投入研发,这在中国科技界绝无仅有。

 

到3G时代,华为已经基本形成了与西方厂商平起平坐的形势,顺利进入设备商第一阵营。而如今站在4G时代的门口,华为已经能够与爱立信平分秋色。华为称,其已经是4G标准的主要制订者,占据50%以上的份额,截至2013年5月,华为已经在全球获得180多项LTE商用合同,并在全球开通了85个LTE商用网络。

 

华为员工经常开玩笑称,正是多年来的危机感,让华为把西方公司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而正是这种努力,让华为大大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不完全统计显示,西方公司做一个产品需要3到5年,而华为只用18个月。

 

200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2008年全球专利申请情况,华为以1737项PCT国际专利名列榜首,之后的几年至今,华为也始终稳居前几位。

 

跟随到领先

 

“未来的华为终端都将主要采用海思芯片,不管是8核还是4G。”今年10月,华为终端中国区总裁王伟军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今年9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4款拿到入网许可证的TD LTE 4G手机,华为是其中唯一一个采用自有芯片的厂商。

 

王伟军表示,随着LTE时代的到来,华为希望在智能终端上有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根据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2013年第三季度,华为以5.1%的份额排名全球前三,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67%,排在三星和苹果之后。

 

跟随国际厂商这么多年,华为目前瞄准的是超越和领先。华为今年8月发布的下一代网络交换机敏捷网络,同样采取了自有芯片,这让华为充满了超越思科的底气和信心。按照思科商业模式,思科会提前进行芯片研发,同时提交各种行业标准,其他没有芯片开发能力的厂商只能等商用芯片出来再开发产品,而这时候已经落后市场领先者很多代了,华为在自己的产品中采用自有芯片,无疑有助于打破这种困境。

 

目前,除了进行市场研发之外,华为还成立了从事最底层技术研发的研究院“2012实验室”,侧重于利用数理逻辑,实现对核心技术的突破。据称,目前的研发人员超过2万人。

 

尽管基础技术研究无法带来收入,但这将决定一家公司在产品上的创新程度。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对媒体举例称,华为小基站之所以竞争力很强,就是采用了先进的算法和材料,“就像是冰山,海面下的部分才令我们的产品那么强大。”

 

“研发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身在跑道就必须一直跑下去。”胡厚崑说,“创新不仅是华为现在的竞争力,我们也会努力使之成长为长久的竞争力。”

分享到:

关键字:华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