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分布式能源站上马解园区“能源荒”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3-07-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三水将利用恒益电厂的多余热量在白坭建设一个分布式能源站。 

继去年末传出正式启动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的消息后,三水能源领域再传利好消息!
 
  上周,记者从三水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获悉,广东省发改委已批复佛山公控三水西南水都饮料基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水都饮料基地分布式能源站也将有望成为三水南部片区最先上马的分布式能源项目。
 
  据了解,三水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铺开,分布式能源站即为其中一例,目前南部片区集中供热及分布式能源规划方案已完成首轮汇报,而中部和北部规划的报批也已提上日程。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虽无重大项目面世,但三水新能源城市建设已呈现“小步走”特征,三水也冀图通过部分重点项目带动,在推进节能减排的同时,解决重点工业园区的能源供应难题。
 
  投产高峰将至 能源供应压力攀升
 
  根据三水南部片区集中供热及分布式能源规划方案,南部片区将建立两个分布式能源站,一个在西南水都饮料基地内,另一个利用恒益发电站的多余热量在白坭建设,实现附近工业园区企业的集中供热。
 
  在这之中,由于水都饮料基地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率先获准开展建设筹备,它也将有望成为三水拉开北中南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格局的破局之作。
 
  记者从三水西南街道了解到,目前水都基地已建和在建企业共有10家,均为食品饮料相关企业,其中已建成投产的有4家企业,分别是红牛、百威、可口可乐和杨协成;在建的包括6家企业,分别是隐雪、莎吉可、亨氏、兆荣、三全食品和石湾酒厂。
 
  “由于食品饮料生产中加热、发酵及消毒等工艺需求,园区企业均有大量的生产工艺蒸汽需求,伴随项目的不断动工投产,现有的园区供能体系难以满足需求。”三水西南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事实上,综合考虑水都饮料基地的招商进展和项目落地情况,预计到今年末,投产运行的企业将增至9家,能源供应压力也将随之攀升。相比于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对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的长期环境效益,近在眼前则是水都基地略显吃紧的供能形势,这一分布式能源站的建设也被希冀成为水都基地能源供应的重要补充,避免供能成为项目落地的阻碍。
 
  现有供能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事实上,目前水都基地仍然采用集中供热和自备锅炉供热并存的供热模式。园区的集中供热企业是高顿泰新热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2010年注册成立的民营企业,其目前已为红牛和杨协成集中供热。“但由于前期进驻的企业大都采用自备锅炉供热的方式,投产的企业数量也不多,而集中供热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盈利,因此截至去年这家企业一直都是亏损运营的。”三水发展控股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具备集中供热能力之前,企业可以自备锅炉,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且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后期进入的企业被要求必须采用集中供热方式,而前期使用的锅炉也要逐步淘汰。”上述负责人表示。
 
  但与此同时,水都基地的投产高峰也已近在眼前,而现有的集中供热能力尚存在明显缺口。记者从三水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拿到的数据显示,水都基地预计将有9家企业投产运行,届时各企业小时最大耗气量之和将达到100.7吨/小时,平均小时耗气量之和为60.6吨/小时。而目前高顿泰锅炉房的供热能力仅为20吨/小时,远不足以满足企业需求。
 
  如果把时间轴线拉长,保证供能的压力则更为凸显。“预计到2015年,园区内企业最大小时耗汽量之和将达到151.5吨每小时,平均小时耗汽量之和为93吨每小时。”佛山公用事业控股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佛山公控公司此前曾对园区企业供能状况做过系统调研。
 
  为解决供能问题,三水方面曾考虑通过管线铺设,将位于白坭镇的恒益电厂余热引至水都基地。“但考虑到距离太长,而且白金大道的管线已基本铺设完毕,不可能再重新铺过,成本太高。因此虽然有做过规划,但是后来在论证过程中认为实际难以操作,最后被否决了。”三水发展控股方面负责人表示。
 
  水都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正筹备中
 
  供能形式的紧迫也促使三水的主要产业园区及相关部门寻求改变,分布式能源站已成为了三水冀图扭转供能形势的解决方案之一。
 
  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侧的能源梯级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通过在现场对能源实现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减少中间输送环节的损耗,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分布式能源将根据用户对各种能源产品的不同需求,利用先进技术按需转换,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代价,目标是建立一个以低压电网、冷热水管网和信息网络系统构成的能源网络系统。”三水发展控股公司相关负责人称。
 
  三水发展控股公司是此次西南水都分布式能源站建设的投资主体之一。参与这项建设计划的还包括另外三个主体:佛山公控公司与南方电网合资成立的佛山综合能源有限公司、高顿泰新热能有限公司以及广州的一家设备供应企业。近期这四方正在筹备成立一个投资运营实体,来具体推进水都分布式能源站的建设,并在项目建成后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
 
  引人注意的是,高顿泰新热能有限公司同样被纳入到了这项合作计划之中。“从长远经营的角度考虑,我们也主动找到高顿泰,吸纳他们成为股东之一。”三水发展控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高顿泰公司目前供能的主要燃料是水煤浆,但企业方面担心该燃料未来存在被控制的可能,因此也在寻求转型。
 
  水都分布式能源站建成后,将可新增发电能力2×40MW,预计年发电量4.593亿千瓦时,年供蒸汽量34.78万蒸吨,可基本满足园区2015年前后的用能需求。“常规蒸汽负荷情况下将可向园区供应蒸汽60t/h,在高峰时段将可以供应蒸汽90t/h,联合高顿泰公司现有的热源点可分别提供120t/h和150t/h蒸汽量。”佛山公控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经济账

  分布式能源站

  可让企业供热成本下降一半多
 
  若水都基地分布式能源站建设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则园区内企业的能源结构将彻底改变:现有燃煤锅炉逐步淘汰,分布式能源站所用天然气将取代煤成为主要燃料。这会带来显著的减排效应,但亦有企业家担忧用能成本会明显增加。
 
  “目前如果把燃煤换成天然气,我们会尽量与市场价保持一致,现有条件下价格肯定会有所提高,但幅度不会很大。”三水发展控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他们的初步设想,在分布式能源站投用之初,考虑将价格设定为与高顿泰通过水煤浆供热的价格大致持平,然后根据天然气市场价格、园区供需情况进行浮动调整。
 
  事实上,根据前期调研,园区内企业普遍反映,为顺应节能减排的要求,可以承受用能成本的适度上涨,但若采用自备燃气锅炉的方式,则成本上升将超过其承受极限。
 
  记者从园区内企业处了解到,目前园区内燃煤供热单方蒸汽综合成本为210元,而自备燃气锅炉供热单方成本将飙升到450元,燃气供汽是燃煤成本的两倍还多,而企业能够承受的供热单位成本大致在300元左右。
 
  “因此企业自备燃气锅炉供热虽然能符合环保要求,但成本却极高。相比之下,采用分布式能源站实现冷热电联供已经是一种相对经济的方式,可以在达到环保要求的同时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供汽成本,减小因燃料改变而导致成本上升的幅度,因此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还是未来区域供能的发展方向。”佛山公控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
 
  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仍有企业家表露出对用能成本上涨的担忧:“在没有相应补贴的情况下,虽然利用效率会有所提高,但未必能平衡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预判

  分布式能源站

  余电有望“上网”
 
  此前,分布式能源推广难的报道曾频频见诸报端,而分布式能源站生产电力的“并网难”、“上网难”被认为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并网指分布式能源站仅与电网单向连接,可从电网买电;余电上网则是指双向连接,不但可从电网买电,而且可将富余的电量卖给电网。
 
  由于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成本高出一般的火电标杆电价,再加上不菲的接入费与备用费,电网会出于价格因素而在收购网下余电时有所顾虑,因此之前多数分布式能源站主要以“不并网”或“并网不上网”的方式运行。
 
  记者了解到,此次的水都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将有望解决余电上网的难题。“南方电网也是出资方之一,因此在前期洽谈合作时就有初步共识,企业不仅可以直接从电网买电,而且在满足企业自用前提下,多余的电还可以通过某个协商确定的价格上网。”三水发展控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但由于目前水都分布式能源站尚在筹建之初,而且企业还在不断进驻,未来用电规模还难以确定,因此关于未来余电上网的定价问题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讨论阶段。“但方向是已经确定的,如果规模足够大的话,可以有更多的议价空间,给予一个适度的价格优惠。”
 
  释疑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优势何在?
 
 
  1、能效高:热电冷联产由于实现了能源梯级利用,能效可达80以上,超过燃煤火电机组一倍。
 
  2、损耗小:安装在用电侧,供应与需求在最短距离内平衡,输配电损耗小。
 
  3、污染少:多采用清洁天然气,污染排放量低,二氧化硫和固体废物排放几乎为零,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减少80%。
 
  4、安全性高:在电网由于突发事件而不能正常供电时,适度的分布式电源可提高地区能源供应安全性。
分享到:

关键字:分布式 能源 上马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