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3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形势分析》报告,报告对今年上半年的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总体判断。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受国内宏观经济错综复杂形势影响,高耗能产品产量和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降低形成较大压力。
地方政府追求GDP热情仍存
“1~5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1118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8%,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0.4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64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5月、4月分别增长4.0%、4.6%,均高于一季度的2.16%。综合分析,预计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保持下降,但降幅较一季度(单位GDP能耗降低3.2%)有所收窄。”报告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但工业结构趋重,工业能耗、用电量、高耗能产品产量均同比上升,这对单位GDP能耗降低形成“两面夹击”,非常不利。
而地方政府正是工业能耗、用电量、高耗能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的背后推手。能源专家周大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的热情依然存在,有些地方政府意识到当地GDP不如原来预期,就开始拉大投资,刺激高耗能产品的使用和生产,鼓励无效投资项目。
“在经济增速下行的形势下,特别要注意不能搞盲目的投资去刺激经济增长。”周大地认为,现阶段若放松节能减排要求,势必造成能源消费大幅增长,这一方面不利于GDP长期稳定的增长,另一方面对节能减排形势不利,要实现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7%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2%、2.5%、3%的目标,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电力行业任重道远
严峻的形势之外,是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些有利因素为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完成争取了空间。但报告同时指出,今年上半年,地方单位GDP能耗统计数据与国家严重不衔接、雾霾问题依然严重、部分行业单位产品能耗上升、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滑坡等问题突出。
“电力行业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减排情况对全社会减排效果影响重大。”国网能源研究院博士张钦表示,2013年上半年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4.56%,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40.72%,二者增速都远大于全国发电量增速,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发挥了较好作用。但与此同时,目前电力行业脱硝机组比例较低,脱硝机组改造进度较慢,部分燃煤电厂还存在脱硫、脱硝装置运行不正常、投运率和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不利因素也必须直面以对。
张钦认为,未来,应抓紧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煤电布局、推进各环节电能替代、加快西部与北部大型能源基地远距离跨区输电通道建设,通过发展区外来电满足东中部地区电力供应,以此来推动电力行业的减排和环保工作。
下半年需加强宏观引导
报告同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加强宏观引导和监管考核。报告建议请国务院尽快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实现目标任务的通知》,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部署;做好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定期发布各地节能目标完成进展情况晴雨表,督促各地做好预警调控等。
“关键是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宏观上要防止地方政府过度追求GDP高增长和投资率,否则,容易引发两大问题:作假,以及刺激不合理的投资和能源消耗。”周大地指出,上半年地方和国家的统计数据不衔接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其背后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过去国家给地方定的指标过高,现在完成起来出现困难,不排除有些地方政府碍于面子、业绩等原因而选择数字作假;另一方面,地方数据和国家数据的不衔接,节能压力难以有效传递到地方政府和企业,导致节能工作力度和重视程度普遍下降,也致使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滑坡等。“因此,国家要在这方面做好协调和审核工作,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不盲目刺激能源消费。”至于责任评价考核和督促检查工作,报告提出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主要产品能源消耗情况的专项监察;充分发挥能评制度的约束作用,严把新上项目能评关;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争9月份完成全年淘汰任务。此外,日前在环保部召开的2013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翟青也提出,今年要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管工作,强化责任追究。
“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对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工作监督力度将越来越严格,地方政府也必须在节能减排方面干实活。”周大地表示,目前我国还有大量的工业设备没有达到相应的能源消耗水平,现在投资建设的一些公共设施也有待提高节能标准,“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做好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节能标准,提高终端消费的能效水平,促进合理投资。”当然,政府部门在行使监管职责时,也应改变思维方式,“监管不仅仅是监控数字,而是监控其实际经济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