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南澳风电将可输送上大电网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3-09-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9月13日早上5∶30,天刚蒙蒙亮,而海岸边却已人头攒动,喊声阵阵。“开始!”随着现场指挥人员的一声号令,世界首条±160千伏海底直流电缆在汕头南澳海域正式开始敷设了(如图,吴伟洪摄)。
 
    “作为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9.3公里的海缆,将打通从汕头市澄海区莱芜终端场,到汕头南澳岛长山尾终端场的输电‘大通道’。”广东电网公司汕头供电局副总工程师吕文胜告诉笔者,届时,南澳岛风电侧的两个换流站将实现与大陆电网侧换流站的连接,也就意味着南澳岛与大陆两侧间的直流功率输送将成为可能。
 
    究竟这条具有世界意义的海缆是如何“入海”的,“通道”一旦打通后,这项集合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输电系统又将为广东智能电网建设带来哪些新的变化?笔者跟随广东电网汕头供电局相关工作人员走上了负责此次海缆敷设的大型施工船。
 
    海缆敷设像“犁田播种”
 
    昨日上午,乘坐狭窄颠簸的小船,在波浪涌动的海面上行驶了近半个小时后,笔者一行终于踏上了施工船。偌大的甲板上,施工人员紧盯着缓慢敷设入海的电缆。
 
    “其实这个过程很有趣,敷设海缆就像犁田播种,用一个巨大的犁头再辅以犁头两侧的高压水枪冲刷,从海底划出一道3米深的海沟,然后就将海缆放进去就行了。”广东电网公司汕头供电局副总工程师吕文胜一边指着缓缓没入海面的电缆,一边向笔者介绍。
 
    “很难想象,一艘近3000吨的施工船就如同一只巨大的螃蟹在海上横行。”吕文胜向笔者比划着。“通过一上午的紧张准备工作,下午3时左右开始敷设海缆,到下午6时已敷设了近1公里,每分钟能敷设9米,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期的速度。”但实际上,在海上施工的难度要远超于陆地。
 
    广东电网公司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海底电缆在正常运行时,需耐受额定160千伏的直流电压,其运行电压之高为国内首创。
 
    据悉,作为±160千伏金牛直流汇流场至塑城换流站间直流线路的一段关键路径,±160千伏金塑线直流海缆线路起着联接海岛与大陆两侧系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国内首条直流海底电缆。
 
    “技术难度大、集成程度高、产学研特色显著、接口复杂是本次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一旦工程建成后,将作为我国产学研成果直接运用的典范工程,推动广东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吕文胜说。
 
    海缆敷设有利于环境保护
 
    据了解,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项目是国家科学技术部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一期)重大项目“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的示范工程。“到时将会建成一个电压等级为±160千伏,输送容量为20万千瓦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吕文胜表示,海缆敷设预计将于9月21日完成。该项目投产后,能新增一条输电通道,将南澳岛新增风电送出。另外,该项目较常规直流输电方式还大幅减少了占地、保护了环境,能够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分享到:

关键字:南澳 风电 将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