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内光伏行业门槛提升 多晶硅企业将引领整合潮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发布时间:2013-09-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9月17日,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业规范条件》,给光伏行业未来发展上了一道“紧箍咒”。除以“市场准入”规范产业发展之外,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工信部主导制定的《光伏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也将于不久之后发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对于整个光伏行业而言,市场准入加兼并重组,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新主题,而其中受前两年行业低迷影响最深的多晶硅环节将首当其冲。
 
  “市场准入”

  倒逼行业深度整合
 
  工信部17日出台的《光伏制造业规范条件》,与本月初的《征求意见稿》无大差别。其中,针对光伏硅片、电池组件等制造业各环节在生产规模、电池效率、能耗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均进行了明确规定,未来不符合这些条件的新建或改扩建光伏制造业项目将受到严控。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文件对于推动光伏制造业告别过去无序盲目扩张、避免产能过剩加重意义重大,通过引入“市场准入”机制,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而且,“市场准入”只是开始,政策后续更大的意图则在于引导光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在产业规模增量控制的基础上推进存量的深度整合。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众多企业对于落实兼并重组政策普遍动力不足,在他们看来,市场“优胜劣汰”准则将促使众多中小企业自动退出市场。对于此种观点,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的情况是优势企业如果想继续做大做强,除非未来扩张之路符合政策门槛,否则,其可选择的路径或许只有通过兼并重组中小企业来实现,“对于劣势企业来说,将被市场倒逼加速退出,而对于优势企业来说,其未来扩张之路将同样受到政策倒逼”。
 
  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一些龙头光伏企业已在就产业整合事宜与相关决策部门沟通,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光伏制造业的主题词将是“兼并重组”。
 
  按照政策制定方的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国内要形成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
 
  多晶硅环节首当其冲
 
  过去两年的光伏全行业低迷期中,受打击最大的是处于产业链最上游的多晶硅环节。与中游制造业企业虽订单“荒”但大部分依然苦撑度日的情形相比,多晶硅环节80%的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最低潮的时候国内仅有4家龙头企业勉强维持开工。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报告,今年上半年,多晶硅企业的开工率长期维持在不足15%的低水平,上半年全国2.8万吨的多晶硅产量中,有2.2万吨产自保利协鑫旗下的江苏中能硅业,这意味着剩下的四十多家多晶硅企业总计产量仅为0.6万吨,这与一半企业均达万吨级的产能规模来说,产能利用率十分低下。
 
  分析人士认为,去年3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已开始实施,自此之后该行业就陆续步入整合期,随着后来由于行业低迷至深而导致的中小企业关停潮加速推进,特别是此次光伏全行业准入条件发布出台,或将推动多晶硅行业企业整合潮相比其他环节更加“惨烈”。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市场准入和兼并重组无疑将促使光伏行业优势企业广泛受益行业集中度提高,特别是具有产能规模优势及技术实力支撑的龙头企业。这一点将在多晶硅环节体现的最为明显。未来,诸如保利协鑫、特变电工、新光硅业及大全新能源这样的拥有产能规模和技术指标符合产业政策门槛的优势企业将在整合潮中加快收购兼并的步伐,进而实现做大做强。
分享到:

关键字:国内 光伏 行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