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京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暗暗较劲”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电动车时代网 发布时间:2013-04-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购买电动汽车不摇号的政策究竟何时出台?”“老百姓什么时候能够买到电动车?”“买了电动车售后是否有保障?”……在中国汽车报昨日(4月2日)下午举办的“‘电动北京’实测数据新闻发布会暨试驾先锋征集活动启动仪式”上,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就市民们关心的大量热点话题一一作了解答。
 
 
  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  蒋城先摄
 
  先期500台 北京私人电动车推广提速
 
  自去年底以来延绵不断的雾霾天气、以及越来越难中签的购车摇号(80人争夺一个指标 ),使得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开始关注起“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来。由于种种原因,作为国内最早进行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的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之一,首都北京却迟迟未能向消费者敞开购买“零排放汽车”的大门,“不摇号、不限行、不缴税”的地方政策从2011年就流传至今,可惜“只闻其声不见其行”。这个中原因难以详述,但“地方保护”无疑是被业界诟病最多的方面。
 
  随着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关领导对于国家将继续加力扶持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表态,以北京为代表的众多城市在电动汽车私人领域的“坚冰”终于出现了融化的迹象。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牛近明主任昨日(2日)再次确认,2013年北京市计划再推广5000辆纯电动车,除了用于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领域的3000辆之外,还有2000辆面向单位和个人消费者。“根据集团客户和示范运营的需要,我们上半年会先期投放500辆。”
 
  按照国家的要求,北京市作为电动汽车的6个试点城市之一,去年已经公布了《北京市电动车管理办法》草案。根据《办法》,私人购买电动车将不参与摇号,但是仍要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号牌限行;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以获得最高12万元(中央财政6万元+地方财政6万元)的财政补贴。“但这个钱是补贴给销售企业的、然后企业通过降价来让消费者受益。”牛近明同时强调,北京的“地方版政策”需要等中央的新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后,“进行相应的调整再予实施”。
 
  而去年年底引起极大争议的《北京市私人购买纯电动车小客车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已申请小客车指标摇号且申请状态为‘审核通过’、‘审核中’的,和已取得小客车配置指标、更新指标且指标仍在有效期内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申请纯电动小客车指标”的条款,牛近明解释道:“我们也在努力取消这一个限制,不过有一定难度。”
 
  针对社会上一些质疑电动汽车性能的声音,牛近明认为“忽视(发展中的)问题是不对的、但是夸大发展中的问题也是不可取的”,他指出,通过国内一些企业的长期测试,证明了电动汽车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的,“目前电动汽车遇到的问题和其它新兴产业刚刚加速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一开始不可能走得非常稳、非常快,还会遇到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例如配套设施和续驶里程方面——会给人们带来一些猜测甚至误解,但我相信这都是可以在推广过程中逐步完善和解决的。”
 
  外地电动车进京“一视同仁”?
 
  关于外地车企进入北京新能源车市场的问题,牛近明表示北京市是“一视同仁”的,“当然还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上;然后要有‘落地’,(在北京)可以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等。如果上述的条件符合,企业就可以进入备案(车型及销售计划、服务配套条件等)、报批的流程。”但他透露由于(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还未出台,北京市也未收到外地产新能源汽车来京销售的申请。
 
  就在昨天,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也强调:“比亚迪电动车已经随时做好进入北京市场的准备”,部分媒体人士仍对此不抱乐观的态度:尽管e6电动车的性能较为出色、在两会上的表现也极其“强劲”,但比亚迪毕竟不像长安那样拥有房山生产基地,无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与地方相关部门、电网公司等诸多单位的沟通协调上都远没有“本地姜”便利。还有人指出,比亚迪在京的4S店中仅有两家具备销售e6电动车的资格,这样一来仅“提供配套设施服务”一条就足以将其挡在“门外”。
 
    京城电动车车主或迎来“一站式”服务
 
  对于想要购买纯电动汽车的市民来说,怎样及时方便地补充“能量”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是整车厂将充电桩(服务)和(电动)车辆捆绑提供给消费者——不能让消费者买了车以后、还要为了(充电)桩去奔波,必须一条龙地为他们提供服务。”牛近明进一步介绍了北京市关于私人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基本思路“就是本着责任明晰、服务明晰的原则,我们(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会把企业、物业、电网等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服务规则。”
 
  在谈到充电桩的电价问题时,牛近明坦言现在(有关部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但是我们希望能在电价方面也能体现出鼓励老百姓使用的优惠(价)来,比如峰谷电价等方面,但这个还需要跟电力公司去协调。我们会请专业人士给我们提出一些能够操作的建议,这不光是一个(价格)书面上的建议、还得是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因为这不仅是‘按什么标准收费’的问题、还是一个怎‘怎样收费的办法’的问题,这就需要制订设备、技术以及价格一体化的方案。所以这不会太快、还需要培育的过程,”。
 
  按照北京市去年7月1日起实行的阶梯电价,每户家庭一年用电在2880度以内不涨价,维持现有0.48元/度的标准。月均用电量在241-400度以及400度以上的,分别上涨0.05元/度和0.3元/度;而据电动汽车时代网记者了解,北京市部分充电桩充电甚至是按照商业用电(1KV以下 尖峰:1.4239, 高峰:1.3042 ,平段:0.8145 ,低谷:0.3508元/度)的标准收取,这样对电动汽车的潜在消费者显然是要减少一定的吸引力的。
 
  京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暗暗较劲”
 
  同样作为拥有大型新能源汽车试驾中心的城市,北京正在与上海“暗暗较劲”。借着F1中国赛的东风,上海国际汽车城将在4月12日-30日举行的2013年“上海汽车文化节”里设置“F1电动汽车试乘试驾体验中心”项目,在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试驾区域内,包含直线加速、绕桩、回头弯等多种路况,单圈车程1公里,让游客全方位感受电动汽车的乐趣,目标吸引“16万人试驾电动汽车”。
 
  “我们的示范效果一点不比他们差,”牛近明说,“只是我们目前不想通过单一的活动(来推广),而是想形成日常的、渗透到老百姓生活当中去的一种推广(形式),我们希望老百姓是在理智的情况下接受和感受到新能源汽车的优势,这就(使得购买电动车)成为消费者的一种选择、和对电动车的认知,而不是一种感情和(消费)冲动。”
分享到:

关键字:京沪 新能源 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