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3000亿核电设备采购“蛋糕”待分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3-06-09 浏览:
     中国页岩气网讯:6月3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王敏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发展核电。王敏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上表示,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发展核电旨在满足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要求。
 
  而在日前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核能国际大会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说:“从当前的发展势头来看,核电发展甚至有可能超过规划预期,达到更高的水平。”
 
  受上述利好消息影响,5日A股核电核能板块多只个股涨势凶猛。中核科技、沃尔核材等个股涨幅超5%,浙富股份、久立特材涨幅超过8%。
 
  核电投资或加速
 
  分析认为,综合考虑技术成本、环保、设备利用率等多方面因素来看,核电是当前最可行的清洁能源。在采用更先进的核电站建设技术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核电发展前景被看好。
 
  此前,外界对于2020年核电装机目标的预期最高曾达到8000 万千瓦以上。受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市场对于我国核电重启时间和力度的预期有所回落。去年通过的核电“两大规划”对2020 年核电装机目标的下调,一度打击了市场对于核电重启力度的预期。
 
  2012年10月,国务院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 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明确2015年实现核电装机发电容量4000万千瓦、在建略超2000万千瓦;2020年核电装机发电容量5800 万千瓦、在建 3000 万千瓦的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两大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然而,就在上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内陆核电厂环境影响的评估》课题研究报告,认为内陆核电厂不会影响环境与公众健康。外界据此猜测,未来内陆核电项目的重启有可能再次被提上日程。
 
  宏源证券分析,虽然“两大规划”调减了内陆核电装机规模,比早期的规划减少1000万千瓦,但是相对目前我国1291千万的装机容量,仍然存在520%的增长空间,发展潜力巨大。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核电投资加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整个核电产业链也将再次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有专家测算,未来10年,核电装机容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左右。核电项目的核准与开工在未来10年里将出现一个高峰,预计每年新批新建的核电站将达到6~7座。如果按照2020年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8000万千瓦来计算,我国核电总投资规模将高达万亿元。
 
  3000亿设备采购“蛋糕”待分
 
  分析认为,随着核电投资的重启与规模加速,数千亿元的设备采购量将释放。
 
  方正证券分析,核电设备投资高峰期将集中在2013 年和2014年两年。核电站建设周期一般为52-60 个月,其中第二、三年为设备安装阶段。目前,我国在建核电项目已达到历史峰值,其中大部分项目将在 2015 年前竣工。
 
  在核电站固定资产投资中,核电设备投资占50%左右,是核电投资最主要的环节。按照单位投资1.2 万元/KW,“十二五”期间要完成的2700 万千瓦装机容量能够拉动 3000 亿以上的设备投资额。
 
  总体上,我国核工业体系呈现高度垄断特征,但在核电设备制造环节,由于我国尚处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需要市场化的机制来激活企业技术研发的动力,因此这一领域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原则上,只要获得国家核安全局审批的核设备制造资质,民营企业也可以参与核电项目招标。
 
  现行的核电设备制造资质管理的法律依据主要是2007 年底由环保部颁布的 《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监督管理规定(HAF601)》 ,以及按上述规定编制的《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单位资格条件》。
 
  因此,未来能够分食3000亿核电设备投资蛋糕的将不只是大型国企,专业化的民营企业也有机会。就在5月20日,四川华都(浙富股份控股子公司)、中科英华、青岛兰石、无锡华尔泰和江苏海狮五家民营企业,已经通过国家核安全局批准,获得了核电设备设计制造资质。其中,四川华都成为国内第三家拥有控制棒驱动机构生产资质的企业,这也标志着民营企业开始进入核电高端核心设备领域。
分享到:

关键字:3000亿 核电 设备采购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