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智能电网标准“两网”差别大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发布时间:2013-02-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智能电网国家标准尚缺位,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都在致力于相关标准的研究编制。这种努力无可厚非,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国标的诞生将综合考虑市场多个主体的研究技术成果,可以想象,国标一旦确定,必然有一部分“不合标”者将承受损失。
    目前看来,国家电网对于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研究已呈现阶段性成果,日前已经发布了其历时一年编制完成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规划,而更加详细的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与此同时,南方电网也在致力于智能电网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包括智能变电站、开关、变压器等。但二者的标准难免有区别之处。
 
    在设备商看来,国网此次发布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很大程度上使以往智能电网设备标准缺失的现象有所改观。面对智能电网设备市场,更多的设备商可看到明确的规则,产品的研发制造更有针对性,技术壁垒一定程度上得以破除。
 
    然而,至少在目前来讲,这种技术标准的统一也仅限于国家电网覆盖范围内,南方电网的智能电网标准也在研制中,对于设备商而言,究竟走哪一条道路,还是个难做的选择。
 
    毕竟对于不少设备商而言,目前已对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研发和制造投入了巨额成本,不少设备商的产品已经开始中标电网公司的智能电网示范试点项目,因此,技术标准对于设备商而言无异于市场标尺,如果最终确定的设备国家标准与设备商目前沿用的技术存在差异,那么设备商为争市场进行技术改造的成本必将大幅攀升。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种新技术而言,从开始的多元化技术探索到逐渐形成统一的行业或国家技术标准都需要一个过程,“成长的代价”看似难以避免,那么该如何最大程度上降低这种代价?
 
    首先,应该加强市场主体间的互通有无。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多方观点的碰撞和沟通,而最怕这种“互通有无”被人为阻隔,设备商愿意看到清晰、透明、统一的技术标准,这也有助于市场的规范,不同市场主体对智能电网标准的理解和意见应得到综合考虑,首先就应该进行充分沟通。
 
    其次,统一关键技术的诉求。国家有关部门可以不必要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制定出详细的技术标准和规划,毕竟条件也很难具备,但可以制定大致的技术方向和诉求原则,如此一来,把握住关键技术的方向,对局部技术标准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毕竟,几种技术路线并存在我国电信等行业中并不鲜见。
 
    在业内专家看来,我国智能电网标准的国家标准将会针对不止一种标准路线提炼出本质的原则性标准,因此,一定程度上容忍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具体标准上的差异并没有太大问题。关键的衡量标准在于,技术一定要是先进、有前景的。
 
    最后,确保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我国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电网招标采购中,设备商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如何保证招标市场的公平公正也关系到智能电网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毕竟国内设备商之间的竞争涉及国内国外,而公平环境下的充分竞争有利于提升我国智能电网系统的综合竞争力。
分享到:

关键字:智能电网 标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